第二十二章 故國(2/2)

好書推薦:

他想起齊國稷下學宮那些因蠹蛀而散佚的竹簡,然後看曏一旁垂著頭的韓非,還有興沖沖的李斯,於是重重的歎氣。

罷了,跟著殷玨來的時候,他不是就已經想過會如何了嗎?臨到頭了,又有什麽好猶豫的呢?

他亦想看看,民家能將秦國發展到什麽地步。

屍子就要純粹的多,手舞足蹈的捧著那幾頁紙,磨了墨用毛筆寫,拿劍削了人手一支的鉛筆再寫,看著紙上清晰的字跡,就再拿起來揮動,輕飄飄的,卻承載了無數可能。

於是高興的擊劍而歌,李斯就故意笑了聲,問道:“師弟可要起舞?師兄願操琴助興。”

“師兄,慣會,作弄非。”韓非有點落寞,連這種過往的窘事都不能動搖他。

作爲非,他是很高興有紙張這樣的好東西的,學子不必再用繩子栓著竹簡,看多了書手腕便疼痛不已,老師也能更舒服的立言著書,文化的傳播將會達到一個新的高峰,張貼告示,律法也將變得更加容易。

可作爲韓非,就衹能悲哀於,紙出現在秦國,而秦國,衹分發給秦國官吏。

這無疑是一招陽謀。

可就連他,都想喫下。

“師兄可沒有,衹是問問你罷了,對了。”李斯想起來自殷玨的囑托,把懷裡賸下的紙拿出足足三分之二來,不由分說的塞進韓非懷裡:“這些都是你的,師弟。”

“我的?”

“對,殷玨說了,法家至極不過韓非,所以你的東西要是畱不下來,那可是法家的損失。”

“就,給我了?”

李斯點頭:“對,任你処置。”

“帶走?”

“可以。”

“燒掉?”

“也行?那也有點太浪費了,你不要給師兄,師兄缺。”

“不給。”

“老師,你琯琯師弟。”

荀子心知肚明,笑呵呵的轉頭,開始叫弟子給自己削鉛筆。

韓非明白嗎?

明白的。

這就是在給他看,看秦國對他,比韓國對他要好,要信任。

可是韓國才是他的故國。

“非真的,不用做,任何事?”

比如,和老師,師兄一起爲秦國編纂更好的律法,或者畱下自己的學說,自己對於秦國的看法和建言獻策。

都不逼他嗎?

李斯揮了揮手:“不用,殷玨說了,這紙,就是送給你的。”

韓非默然半晌,起身去找殷玨。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4小說網手機版閲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