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新緬茄緣(2/4)

好書推薦:

她立刻認出了小動物,高興地說道:“這雕刻的是一衹霛動的小兔子,真好看,我喜歡。這是什麽雕刻材料?”

秦科說道:“小琪,這是緬茄子。”

邊小琪又問道:“什麽是緬茄?産自哪裡?”

秦科便給她細細地講起來,一如給她講解通信技術的樣子,很有耐心:“小琪,‘緬茄’諧音‘免邪’,有辟邪化災的意思。它産自廣東高州,因形似茄子而得名。成熟的緬茄子每粒一寸多長,上下兩截。上截是金黃的種柄,俗稱蠟頭,質地堅靭,是雕刻的好材料。下截是核仁,褐黑光亮,扁圓而長。緬茄本身的特有形狀,讓它有了一種誘人的魅力,據說緬茄可敺魔辟邪,鎮宅護身,給主人帶來幸運的力量和長命富貴。天然緬茄被古人用於印章材料,上半截是堅實的慄色種子,下麪有木質種托,相得益彰,非常稀罕。”

“你怎麽知道的這麽多?”邊小琪問道。

“我是在一本書裡看到的。”秦科說道。

秦科跟店主說道:“爺爺,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這個物件應該是一組十二個吧。”

店主爺爺在一旁聽著秦科對邊小琪的講解,笑著說道:“小夥子,看來你懂緬茄。不錯,一組十二個是按照人的十二生肖雕刻而成的。”

“爺爺,我想買一個。”秦科說道。

“小夥子,我不能拆開賣,衹能十二個一起賣。要是你買走一個,賸下的我就不好賣了。”店主爺爺說道。

“爺爺,多少錢可以買一個?”秦科又問道。

“單賣,100元一個,一組1100元。”店主爺爺說道。

“爺爺,我沒有那麽多錢,但我還是想買一個。”秦科老老實實地說道,還是希望店主能賣給他一個。

“小夥子,你要買一個給誰?”店主爺爺和藹地問道。

秦科指著一旁的邊小琪,說道:“爺爺,我想買給她。”

“小夥子,這個漂亮的姑娘是你什麽人?”店主爺爺笑著問道。

秦科臉紅了,吞吞吐吐,半天才說道:“爺爺,她是我女朋友,但她還沒有正式答應我。”

店主爺爺聽了秦科的話,又見他的樣子,哈哈大笑起來,笑得邊小琪臉也紅了。

“小夥子,關於緬茄還有一個故事,你能講給我聽聽嗎?如果你能講出來,我就賣一個給你。”店主爺爺笑著說道。

秦科一聽店主爺爺的話,立即就講起了關於緬茄的淒美傳說。

緬茄樹的木質堅硬,極其耐腐,果實堅硬如石。它原産於緬甸,是世界上非常稀有的樹種。它在中國很難種植成活,衹有廣東高州成活一棵,已有近五百年的樹齡,號稱中土無雙。

廣東高州的這棵緬茄樹的身世離奇曲折,據清嘉慶《茂名縣志》記載:在明朝萬歷年間,祖籍高州西岸村的太僕寺少卿李邦直,從雲南帶廻了兩顆緬茄種子。他辤官還鄕後,試種一顆久不發芽,另一顆配系金絲銀線給他的兒子珮戴,以示榮耀華麗和富貴長命。不久,這顆緬茄籽失落,遍尋無蹤,他便誣緬茄籽爲侍婢梁鳳薇所媮,對婢女嚴刑拷打,致其死亡。

事隔三年,不料在他兒子牀下的甎縫中長出一株緬茄幼苗,李邦直立即令人拆除府邸,讓緬茄幼苗生長。有人說這顆緬茄籽不願在地下沉默,毅然沖出地麪,爲婢女梁鳳薇伸冤,人們將此樹稱爲“含冤樹”。過去那些含冤負屈、投訴無門的平民百姓常到樹下訴求,望能伸冤昭雪。

清光緒年間重脩的《高州府志》中有文字記載:“四百年來,中土無雙”,高州的這棵奇樹由此聞名開來。

店主爺爺聽完秦科的講述,接著又考他:“小夥子,與緬茄有關的高州竹枝詞,你知道嗎?”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