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客家老人的前生與今世(1/4)

好書推薦:

咚咚起,咚咚響。

咚起咚起,咚咚響。

一陣陣鑼鼓聲從深山裡傳出。

這是羅家在"嫁男"。

客家人嫁得最多的是嫁女,一般不"嫁男"。

但羅家卻在"嫁男"。

因爲範家衹有一個女兒,不願意嫁女,而是希望招郎。

就是招一個男人上門做他們的兒子,即"嫁男"。

這次他招的是羅家的郎。

客家人"嫁男",跟嫁女的程序差不多,需要媒人說媒,說定禮金,但操辦婚事是範家,不是羅家。

到了出嫁這一天,範家會請鑼鼓班子,繙山越嶺,去羅家迎接新郎,而羅家幾乎不用花一分錢,相反還可收一大筆錢。

付出的代價是,羅家的兒子不再是羅家的兒子。

他成了範家的兒子。

他以後跟範家父母生活在一起,所生子女姓範,所得收入歸範家,同時,需要負責範家父母生老病死。

這是客家老人沒有兒子最好的歸宿。

儅然,客家人一般不願意成爲人家的上門女婿,能去上門的,都是家窮,或者其它原因找不到老婆,沒有辦法衹好去上門。

這類人員往往會被人笑稱:"撐門棍"。

意即幫別人打開門戶,傳承血脈。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