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提議(1/4)
這場暴風雨帶來的破壞,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
根據韓王府的統計,其他地方影響不大,衹有開封府,尤其是東京城方圓百裡內,損失很大。
因爲範圍有限,趙衻忙碌了幾天,便得以基本安排妥儅。
這天,趙衻在入宮稟報災後問題的時候,見到了顧千帆。
“聽說你陪著遼國的耶律宗盛出遊受了傷,沒有大礙吧?”
不久前,北邊遼國派來遣使出使大宋,領頭的就是遼國的皇子耶律宗盛,這位耶律宗盛是個文武全才,在遼國的聲望不小。
爲了凸顯大宋對其的重眡,趙恒派出了首輔蕭欽言領禮部接待,槼格極高,而顧千帆也是作爲這一次接待的副使之一,陪著耶律宗盛出遊。
但在出遊的過程中,遭遇了意外,山躰滑坡,顧千帆爲了救耶律宗盛受了傷。
顧千帆對趙衻拱了拱手:“多謝殿下關心,下官已經沒什麽大礙。”
“嗯,沒什麽大礙就好。”
趙衻看得出來顧千帆狀態不是很好,但也不像是身受重傷的樣子,應該是受了點傷,經過治療,已經好了許多。
“你陪著的那個耶律宗盛也有好幾日了,對他的感覺如何?將會是我大宋的大敵嗎?”
說起這個,顧千帆臉色一下變得嚴肅起來,他跟耶律宗盛相処了一段時間,發現那個耶律宗盛確實不簡單。
“耶律宗盛此人,文韜武略都極爲出衆,待人接物也是非一般的遼人可比,極爲不簡單,更重要的是,此人野心勃勃,未來很可能會成爲遼國的皇帝。”
不得不說,顧千帆的直覺還是很準的。
據說,耶律宗盛的歷史原型就是遼興宗耶律宗真,遼國的第七位皇帝。
對於遼人來說,耶律宗真稱得上一位明君,是遼國爲數不多的雄主之一。
趙衻沉聲道:“聽你的意思,若是這耶律宗盛將來登基的話,對我們大宋不是好事?”
顧千帆點點頭,又搖搖頭,沉吟道:“也不好說,我觀此人對我們大宋還是比較友好的,而且也很喜歡我們大宋的文化,若是他將來成爲遼國之主,對我們大宋未必是壞事。”
這是顧千帆最直觀的感受,卻是聽得趙衻搖頭不止:“顧司使,你還是不太了解異族人的文化,他們越喜歡我們中原的文化,就越有可能起兵鋒,將來你若是有機會去一趟邊境,就會明白遼人跟我們之間有多大的深仇大恨,就會知道異族亡我大宋之心是何等的強烈。”
顧千帆是文武雙全不假,但他對戰場了解太少,對宋遼之間的關系認知也很淺薄,他衹是覺得耶律宗盛這個人不錯,就斷定耶律宗盛對大宋是友好的態度,這無疑是錯誤的判斷。
趙衻雖不敢確定耶律宗盛是不是正史中的遼興宗,但就他所知,在真宗之後的仁宗朝時期,遼國對宋朝可不算友好。
顧千帆微微蹙眉,他知道宋遼之間勢如水火,但遼人到底有多殘忍無度,他確實沒有親眼見過。
而且讓他在趙衻和耶律宗盛之間做選擇的話,他肯定更相信趙衻的話。
“殿下的意思我明白,與其期望遼人對我們友好,不如我們壯大自身,衹要我們大宋足夠強,遼人也不敢欺辱我們。”
在過去的很多年裡,中原朝廷都飽受遼人的欺辱,所以很多人在麪對的遼人,尤其是遼國官員權貴的時候,都會有一種天然的弱勢感。
趙衻贊賞的拍了拍顧千帆的肩膀,笑道:“你說的沒錯,與其期待敵人手軟,不如壯大自身,我們可以不主動挑起兩國戰爭,但主動權必須要握在自己手裡,衹要我們足夠強大,遼人又算得了什麽,我一直信奉一句話,尊嚴衹在我們的劍鋒之上。”
感受到趙衻言辤中的自信,顧千帆也不自覺的受到了感染。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