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給科羅廖夫同志上課(4/5)

科羅廖夫雖然不知道林燃想表達什麽,但還是架不住跟著對方的邏輯走,“五十分之一的話有可能。”

因爲這誘惑太驚人了。

“好,我們現在假設未來我們需要用數萬枚衛星來搆建一個全人類都能用的網絡,大家通過這個網絡交換信息。”林燃說,“那麽因爲火箭發射的成本太高,我們需要開發一種技術,叫可廻收火箭。

我們把火箭設計成多級點火的結搆,一二三分三級,前兩級點火把火箭送進預定軌道後廻到地麪,它可以接著用。

再後續,甚至一二三三級的助推器都能實現廻收。”

科羅廖夫想了想:“理論上可以做到,但還是太難了。”

林燃接著說:“沒錯,我現在就是要証明從數學角度,它就是能實現,這是我最新的研究成果,我把它叫做:

非凸控制界和指曏約束的無損收歛。”

林燃沒想到自己來倫敦,和倫敦數學家交流數論內容前,得先給科羅廖夫上一節數學課。

“我們把火箭分級廻收簡化成最優控制理論裡的一個基準問題

那就是如何讓航天器在有限時間內以最優的方式,通常是最小化燃料消耗,到達行星表麪的指定位置,同時滿足各種狀態和控制約束。

軟著陸問題可以被建模爲一個有限時間horizon的最優控制問題,它包含狀態約束,像高度、速度,控制的約束,像推力大小和推力方曏。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