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詔對(3/3)

天子麪帶笑意的說道:“愛卿平身。”

李傑用眼角的餘光瞄了一眼周圍,除了內閣閣臣、六部尚書、都察院都禦使、大理寺卿、通政使司之外,武安侯鄭英也赫然在列,武安侯平日裡同英國公走的很近,都是十足的主戰派。

在來之前李傑以爲此次衹是討論關於鹽政的事情,再看到武安侯之後想法一變,估計還要討論封貢問題,武安侯一臉從容,想來此次廷議可以得償所願,韃靼人寇邊確實是激發了主戰派的熱情。

“林愛卿,且將曬鹽法細細道來。”

李傑聞言上前一步廻道:“廻稟陛下,曬鹽之法免依山柴薪之費,無薪柴之廢固,爲工省,取利宏,人繞鹽食之需,國增鹽賦之用。海濱潮水平臨之処,擇其高露者,用膩泥築四周爲圓而空其中,名曰漏,扔挑土實漏,中以潮水灌其上,於漏旁鑿一孔,令水由此出爲鹵,又高築丘磐,將鹵水引入其中,候日暴曬成粒,則鹽成矣。”

硃祐樘聽完後若有所思,半晌後開口道:“諸位愛卿如何看待?”

劉吉輕咳一聲出列道:“嘩衆取寵,鹽利佔朝廷賦稅大半,豈可輕易變更!何況這衹是他的一麪之詞,不足信!”

徐溥出列反駁道:“臣有福建都轉運鹽使司的奏報爲証,林編脩所言句句屬實不曾誇大。”

劉吉心中惱怒,徐溥手中有証據爲何早不出晚不出非要等到自己發表意見之後再拿出來,這不是打他的臉嗎,轉而說道。

“陛下,團煎法有利於控制私鹽,曬鹽之法如此便利恐怕屆時私鹽泛濫,一發不可收拾,不可不防!”

對於私鹽一事朝廷歷來多有防範,然而鹽利之重讓很多人不惜鋌而走險以身試法,屢禁不止,硃祐樘之所以召開廷議就是因爲擔憂私鹽一事,對此尚有疑慮。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4小說網手機版閲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