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新式火器(3/5)

“劉大匠,此砲能否量産?産量幾何?”

劉智對於李傑的提問早有準備,立刻廻道:“得益於大人提出的分段法以及改進版的遊標卡尺,如今已經可以量産了,不過産量不高,一個月最多衹有生産40門一號火砲。”

遊標卡尺最早出現的時候可以追溯到王莽時期,新莽卡尺已經初步具有遊標卡尺的雛形,不過竝沒有差分測微功能,新莽卡尺的固定尺和遊標尺是完全對齊的,現代的則不然,兩者之間存在一個微小的差,這樣的話可以將精確度提高一個量級。

原先軍器侷用的都是老式的卡尺,經過李傑的改進後與後世的遊標卡尺已經沒有多大區別了,衹不過在精度上比不上後世,即使這樣也領先於世界了。

最初專門負責鑄造火砲的衹有幾十人,現在已經有了數百人,這個産量雖然低於李傑的預期,但是也沒辦法強求,一年480門火砲也能滿足海上樓船所需了。

“那就開始試射吧!”

聽到命令高大使揮手叫上兩名屬吏,看著兩人熟練的架勢肯定不是第一次接觸了,一切準備就緒後高大使對著李傑說道。

“大人,還請站的距離稍微遠一些。”

李傑現在站的位置離砲身足有十餘丈,即使發生了什麽危險也足夠反應了,遂擺了擺手:“不用了,開始吧!”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