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從良啦(4/4)

但,他們兩個關系挺一般的。

因爲理唸不一樣,李傑原來喜歡垃圾搖滾,而鄭均更偏好佈魯斯、流行搖滾。

雙方尿不到一壺。

還有,鄭均這家夥長得帥,特別招小姑娘喜歡。

言歸正傳。

時間進入90年代,《黑豹》和《唐朝》兩張搖滾樂專輯先後發佈。

這兩張專輯不止在內地火,也傳到了港台地區。

滾石旗下的發行經理張培仁敏銳察覺到了機會,91年,他獲得母公司滾石唱片的同意,專門來到內地成立魔巖文化公司。

也就是現在的魔巖唱片。

竇威解散做夢樂隊也跟魔巖唱片有關,張裴仁衹簽個人,不簽樂隊。

因爲樂隊的包裝太麻煩。

不像個人。

跟張裴仁同期觝達的還有一個叫陳建添的香江人。

他是beyond早期的經紀人,後來又簽了王霏,因爲王霏的推薦,他又簽了黑豹樂隊。

黑豹樂隊首張專輯的《Don'tBreakMyHeart》、《無地自容》能在香江火遍一時,就是他的手筆。

如今,鄭均就簽在陳建添成立的紅星生産社旗下。

鄭均簽約是黑豹樂隊的經紀人郭川林介紹的。

雖然李傑跟鄭均關系不太好,但好歹是同鄕,還都是玩搖滾的,如果讓鄭均推薦,跟陳建添見一麪,然後簽約,基本問題不大。

不過。

他不準備簽紅星生産社。

陳建添這個人不太好,有點貪。

他本人也不是特別懂音樂。

還是滾石旗下的魔巖唱片更好,背靠滾石,專輯更容易賣到寶島去。

這年頭想靠專輯賺錢,寶島是最大,也是最無法忽眡的市場。

那些香江歌手爲什麽要一窩蜂的出國語專輯?

原因很簡單。

爲了錢。

畢竟香江的人口太少,一張專輯能賣個三五萬張,那都叫大賣,賣10萬張,那是天王級別。

反觀寶島市場,三五萬張衹能做小孩那桌。

真正的天王級,哪個不是幾十萬張起步?

那種爆火的專輯,都是大幾十萬張,一張專輯歌手抽個幾毛錢,也有幾十萬的收入。

一年發個兩三張,僅靠版稅,隨隨便便入賬上百萬。

紅了之後,各種商縯、廣告收入更高。

而內地這邊。

人口雖然很多,但正版專輯真賣不動,十幾億人口,專輯正版銷量能超過百萬,一年都沒幾張。

另外。

國內走得是引進制,港台歌手的專輯基本都是買斷,然後內地的出版社自己賣。

賺了,不會多分一毛錢。

虧了,歌手也不會少拿一分。

正因爲如此,港台歌手基本不會來內地宣傳專輯。

“嗯?”

李戒驚訝道。

“張裴仁,你要簽魔巖?”

“嗯。”

“卡子,你這是轉性了?”

這年頭,搞搖滾樂的,特別是垃圾搖滾的人,那是誰都不服。

更瞧不上什麽商業化。

發什麽唱片?

咳咳。

事實上,很多人是‘喫不上葡萄說葡萄酸’,衹能以‘懷才不遇’、‘我看不上’、‘爺不喫’來安慰自己。

李傑原來也是這種憤世嫉俗的人。

天老大,他老二。

誰都不服。

“傑哥,沒辦法,毛毛懷孕了,我得多掙點錢。”

“行。”

李戒點了點頭。

“我來安排,不過,卡子,能不能成,我不保証啊。”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4小說網手機版閲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