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十章 :天文學界最偉大的發現(3/5)

徐川笑著點了點頭,道:“是的。”

“如果你感興趣的話,可以來華國,我會針對M87黑洞的特殊現象成立一個科研項目,如果你願意的話,這個項目由你統帥。”

“我可以保証每年至少在這個項目上投入三千萬的資金。”

“三千萬?”聽到這個數字,賴因哈德·根策爾教授都忍不住咽了口唾沫。

如果是其他的專業領域,三千萬可能什麽都不是,比如對於材料領域來說,隨隨便便一個好一點的項目都能燒掉十個三千萬。

然而對於天文學界來說,每年三千萬的科研經費,對於單個項目來說,已經是非常誇張的一個數字了。

畢竟天文學是全世界都出名的冷門專業,人少、科研項目少、科研資金更少。

沒辦法,作爲一門高度理論性和技術性的學科,天文學不僅對學生的數學、物理等基礎知識要求較高。

而且它還很難,甚至可以說,目前幾乎不可能將理論上的科研成果轉變成‘應用’成果。

別說拿它和材料、物理、化學這些熱門應用領域對比了。

就是對比它的同門師兄弟‘航天’領域,天文學都看不到它的後尾燈。

畢竟航天雖然冷門,也可以說同樣是依靠著國家的財政補貼才能維持經營發展的領域,但相對比天文學來說,航天的應用相對更多。

尤其是傳統化學燃料運載火箭技術的發展,對於各國來說稍稍轉化一下就是堅實有力的導彈推進技術。

所以航天領域的投入是可以轉化成國防、耐高溫等多個領域的成果。

而天文學則不同,你今天探測到了什麽黑洞,明天探測到了什麽中子星,後天探測到超新星爆發什麽。

這些成果,你想轉變成具有實際價值的應用?

想啥呢。

觀測宇宙和天躰現象的純粹天文學和應用天文學完全是兩個不同的領域。

後者還可能在航天航空、通訊導航、氣象預測等方麪做出一些應用,但前者可以完全是純理論的,比純粹數學還要純理論。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