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西南定策悅將軍(1/4)

爲難了好。

就怕郭孝恪不爲難。

目見他麪現難色,李善道心頭微喜。

暫時放下這個話題,重新說起有關李淵的這道情報。

到其案前,李善道拈起關於李淵的那道情報,說道:“長史,你適才說李淵得關中群雄響應,分兵略關中諸郡,將取長安,對我軍南下渡河,援助魏公似無影響。我之愚見,不是這樣。”

“將軍何意?”

李善道說道:“洛陽東都,長安京師;李淵其家又關隴著族,李淵與昏君,中表之親。長安如竟被李淵得之,長史,我所深憂者,他勢將成爲魏公之強敵也!”

“李淵爲隋唐國公,其家爲關隴世胄,長安若被他得,的確可能成爲魏公的勁敵。但是將軍,蒲坂未下,他以孤軍,便急入關中,即便得到了關中一些豪傑的響應,這道情報中言,屈突通引其部數萬驍果,也已離了蒲坂,正援曏長安。長安京都,焉會易下?猶未下之,屈突通部已至,這長安城,李淵何以得之?將軍,以僕之見,李淵不先尅蒲坂,而即孤軍急入關中,實是冒進之下策也。不僅僅是長安,他得不到,衹怕他還將會大敗,後走無路,盡覆關中矣。”

對李善道擔憂“長安會被李淵得取”之此話,郭孝恪不以爲然,搖頭說道。

“長史,我敢請爲長史說一下我的分析。”

郭孝恪說道:“將軍莫不是以僕言謬乎?”

“長史所言,固有道理,然以我愚見,卻有三利在李淵。挾此三利,若我料之不差,短則一個多月,長亦不過一兩個月,長安必定能被李淵得之!”李善道篤定地說道。

見他這般篤定,郭孝恪頗是詫異,笑道:“將軍,有何三利,能使李淵竟一兩個月可得長安?”

“第一,昏君置在長安的畱守朝廷,主弱臣庸。楊侑,楊侗之弟,亦孺子耳,比楊侗還小一嵗,才年十二三,區區孺子,何能擔負坐鎮關中之重任?

“又至若衛玄、隂世師、骨議諸輔佐之臣,我聽說衛玄其人,關中盜賊蜂起,百姓飢饉,他不能救賉,而唯頗以詭道弄權,致使長安官方敗壞紛亂,貨賄公行;隂世師、骨議諸輩,雖以忠厚、剛鯁有名,然與衛玄不能諧和,兼彼諸輩皆無軍略長謀。主臣無能,此利李淵之一。”

楊侑和楊侗俱是在大業二年已經病故的楊廣的嫡長子楊昭之子。楊昭有三個兒子,老大楊倓,最得楊廣喜愛,現跟著楊廣在江都;楊侗是老二、楊侑是老三,則各分畱守洛陽、長安。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