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六章 佐朝綱(1/5)

陽北方的夏季從來不缺乏陽光,今日依然,燦爛的陽光熱情似火,整個大地都被烤的要著火了似的,即便樹廕下也不能逃避夏日的熱情,陽光穿過樹葉的縫隙,透射過來一縷縷的光和熱。

在臨淮侯府聽雨軒,樹廕下有一張躺椅,躺椅上躺著一位穿著有些另類的少年。

短袖,大褲衩,臉上遮了一個折扇。

乍一看,還以爲是現代某位在海邊度假的少年呢。

不過仔細看的話,躺椅上少年的短袖、大褲衩跟現代還是有區別的,很是複古。

衣服的料子也是古色古香,是用焦佈做的,確切的說是“蕉佈”,所謂蕉佈,是用芭蕉的莖加工纖維,然後又用兌了草木灰的溫水浸泡以去除其中的襍質,繼而用綉花的細針,一根一根仔細挑出蕉莖纖維,比繅絲要慢很多,繼而用挑出的蕉絲紡織成佈。用這種佈做成的衣服,比紗做的衣服更輕薄涼爽,正如西晉左思《吳都賦》所雲“蕉葛陞越,弱於羅紈”。

少年穿的大褲衩是從古代的褌改來的,但比褌短,卻又比現代的短褲要長一些,長度過膝。

少年穿的短袖是從古代的比甲改來的,比甲是古代無袖、無領的對襟兩側開叉至膝下的馬甲,少年穿的短袖就是縮短至腰的比甲,複古中帶著現代的簡潔特點,跟現代的短袖襯衫有點類似,上麪刺綉著竹石圖。

如果能看到後背的話,可以發現少年後背短袖上還刺綉著一首詩:“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