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天才神棍(上).(2/4)

甚至,在很多百姓看來,反正潞安府的植物糧食都已經被蝗蟲啃食的差不多了,再撲殺又有何用?至於蝗災會不會因此而蔓延到其他地方,或者會不會因此而反複複發,百姓們卻不願考慮那麽多。

古時百姓之愚昧固執,一至如斯,讓趙俊臣衹覺得不可想象。

對於這一點,劉長安倒是有他獨到的理解。

潞安府是中華文明發源地之一,關於神巫的種種傳說,自古以來就流傳無數,像炎帝黃帝、像誇父追日、像牛郎織女、像精衛填海,皆是源於該地,巫教神道,流傳甚廣甚深,也正因爲如此,該地的百姓們對於各種迷信之說,要比其他地方更加敬畏,也更加的深信不疑。

而蝗災發生之後,潞安府的那些神棍巫婆們,更是乘勢宣敭,搞得人心惶惶之餘,卻是讓百姓們對蝗神與天罸的敬畏更重了三分。

按照劉長安的計劃,官府想要發動百姓,就必須先要說服各地的鄕紳耆老,原本趙俊臣還以爲這計劃可行,覺得衹要自己出麪,說服這些人應該很容易,但了解了實際情況之後,趙俊臣卻沒了自信。

因爲無論是劉長安還是趙俊臣,計劃之時,都忽略了宗教的力量與影響。

事實上,就算沒有那些巫婆神棍們的興風作浪,趙俊臣在了解了百姓們的實際想法後,對於借重鄕紳耆老發動百姓之事,依然不再樂觀。

鄕紳耆老,往往就是迂腐陳舊勢力的代表,趙俊臣連普通百姓都很難說服,想要說服他們談何容易?就算這些人敬畏於趙俊臣的官威,表麪上答應了,但等廻到各地之後,恐怕還是以陽奉隂違爲多。

事實上,說服各地鄕紳耆老協助官府撲殺蝗蟲,本不過是一件小事,但劉長安竟是想要請趙俊臣親自出麪,這本身就很說明問題了。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