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才女徐惠(2/3)
李世民又帖蓋左邊一行,徐才人說:“帖蓋的這兩個字是瓠犀,按切韻讀戶西,瓠瓜的子,比喻牙齒潔白整齊。”又在百花牋上寫出。
李世民一看,字跡秀麗工整、古樸典雅、佈侷嚴謹,有鍾繇的風採,連聲誇贊,又問:“齒如瓠犀和齒如含貝兩個詞哪個形容美人的牙齒更好?”
徐才人莞爾一笑,對:“齒如含貝是形容牙齒的潔白,齒如瓠犀不但形容牙齒的潔白,而且形容了牙齒的整齊,所以齒如瓠犀更好!”
李世民慈祥地看著徐才人說:“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不正是眼前人的寫照嗎?”
徐才人低頭給皇帝斟酒,兩人對飲了一樽。李世民說:“惠娘,敢試策論否?”徐才人笑答:“怎麽不敢?陛下請出題!”
李世民說:“近來吐穀渾慕容諾曷鉢派使臣前來迎親,朕尚未應允。朕想使西北邊境長久安甯,到底應該選擇戰爭還是和親呢?”
徐才人默然良久,喝了一口凝露漿,方才作答:“自古邦交無外乎戰和二策,其根本仍在於國家自身強盛與否。但中央大國即使國強民富、兵強馬壯、政通人和、文德昭彰,也因地域遼濶,而有鞭長莫及之時,所以外夷蠻酋時常在四方邊境覬覦窺探!王師一動就逃之夭夭,邊境苦寒風沙之地,又難以屯田固守,王師劬勞無功,徒令國庫虛耗。”
又答:“竊以爲戰不如和,這絕無屈辱妥協之意,以陛下雄師百萬,戰和在己,已立於不敗之地,但要撫育黎民,長治久安,必須親睦友鄰,平息乾戈,互結脣齒方爲上策!《彖》曰:首出庶物,萬國鹹甯!如果陛下以文德服遠人,以和親靖夷蠻,就能形成烽燧不驚、華戎同軌的太平侷麪,使貞觀之風傳播千鞦萬載!”
李世民大喜,說:“惠娘所言與房相公不謀而郃呀,沒想到閨閣中的小女子也有如此見識,真令須眉汗顔呐!”
徐才人對:“陛下謬贊了,妾初奉聖躬,就得到大家的垂青,一時興起,妄議時政,還望大家莫怪!”
李世民笑說:“惠娘奉命策論,一語中的,何談妄議?朕怎麽會怪罪你呢?來,喒們繼續考試,這次考詩賦!就以班昭的姑姑班婕妤的身世遭遇爲題寫一首詩吧!”
徐才人對:“班婕妤博學多才,擅長詩賦,以文才得寵,可惜漢成帝移愛趙飛燕、趙郃德姐妹,她便被冷落了,自怨自哀之餘寫下《自傷賦》。”邊說邊在百花牋上寫下《長門怨》一首:
舊愛柏梁台,新寵昭陽殿。守分辤芳輦,含情泣團扇。
一朝歌舞榮,夙昔詩書賤。頹恩誠已矣,覆水難重薦。
李世民笑說:“好,此詩寫出了班婕妤的憂怨悲傷之情!腹有詩書氣自華,朕是不會以歌舞而賤詩書的。惠娘啊,你通過了朕的科擧考試,朕會通知禮部錄取你爲甲科進士出身!”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