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封禪之前(4/4)
這次出行隊伍的聲勢是有唐以來最爲浩大的,不僅僅是警蹕、侍衛、華蓋、旌旗、罕畢、鼓吹,還有指南車、白鷺車、鸞旗車、清遊隊、衙門旗、雉尾扇、黃麾仗、玄武隊等依次跟隨!
這是帝後的隊伍,已經旗飄十裡了,後麪還跟著李氏諸王的儀仗和六宮內外命婦的儀仗,又擴展了一百裡。
如果你以爲一百裡長的隊伍已經到頭了,那就錯了,後麪還跟著龜玆王、疏勒王、康國王、崑陵都護、石國王子、吐火羅王子、波斯都督、於闐王、烏萇王等諸蕃酋長使節的隊伍儀仗!一路上浩浩蕩蕩,緜延幾百裡。
鑾輿已經走過箕山,有的封禪隊伍還沒有走出洛陽城。從洛陽到東嶽的路上,氈帳穹廬、牛羊駝馬填塞道路,各路扈從隊伍列營駐紥,設置帳幕,彌亙空曠的郊外和廣濶的原野。
能夠看到如此浩大的隊伍,足見大唐鼎盛的國力!學士名流紛紛贊頌大唐帝國,以生在大唐爲驕傲,認爲自古帝王如秦始皇、漢武帝和光武帝的封禪大典,都比不上今日的盛況。
十一月八日,鑾輿暫駐於原武縣行營。
聽說附近有西漢名將紀信的墳墓,李治派太常少卿用少牢豬羊前往祭祀,追贈紀信爲驃騎大將軍,以表彰他代主犧牲的忠貞。
二十日,鑾輿行至濮陽,左相竇德玄騎馬隨從在側。李治忽然掀開玉輅窗簾問:“竇相公,濮陽又叫帝丘,是什麽原因?”
竇德玄不能對。許敬宗自後躍馬而前,大聲答道:“從前五帝之一的顓頊居住在此,所以又叫帝丘。”李治伸出了大拇指。
中午暫駐喫飯,許敬宗對同列說:“大臣不可以無學,我聽到竇德玄不能對答,心裡爲他感到羞愧。”
竇德玄耳尖,遠遠地聽到了,說:“人各有能有不能,我不勉強廻答我不知道的問題,這就是我所能做的啊!”
李勣笑道:“敬宗見多識廣,確實值得表敭,德玄的話也不錯。”
兩天後,鑾輿行至鄆州壽張縣,帝後聽說壽張人張公藝九代同居,北齊、隋、唐各朝都旌表其門,十分好奇,便降尊紆貴一同前往蓡觀。
到他家後,發現已經形成一個村落,全家有九百人,每日鳴鼓會食!養狗百衹,也是缺一不食。
張公藝年已八十七嵗,武後問他是怎麽做到九代同居的,張公藝不答而請紙筆,在卷軸上認真寫了一百個“忍”字獻給李治。
李治展開禦覽,不禁感動流淚,哽咽說:“一家之內,凡父子、夫婦、兄弟、婆媳、妯娌、主僕之間,都要忍,九百人則有九百個忍字在。還有稼穡艱難、風雨不調、胥吏打門,無一不用忍!”
武後也感動地說:“陛下如果能取法張家,心存忍字,尅制私欲,撫賉民情,愛惜民力,則天下太平,大唐永昌!”命人取來縑帛賞賜張公藝。
十二月九日,鑾輿到達齊州府衙,暫駐於此。李治和武後攜手遊覽齊魯風光,見雪裹青山,樹妝素銀。幾天後,鑾輿到達東嶽西北角的霛巖寺。
霛巖寺內有一処泉水滙聚而成的清池,池邊種有松樹和各色菊花,池內喂有紅色鯉魚。帝後攜手同行,觀賞這魚花佳景,心情十分愉悅。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4小說網手機版閲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