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苜蓿養豬(2/3)
“還真是這樣,援朝給喒們買的這豬秧子也好,肯喫肯睡,長的快。”
悠悠聽了大夥的議論,眼前一亮,喂豬也是增加大夥收入的好辦法。還好,六月初苜蓿還能收獲一次。看去年的産量,足夠每家喂二十頭的。
去年,收了兩次苜蓿,每家喂了四頭豬,隊裡喂了一百頭。不僅是隊裡,就是各家都賸下好多的乾苜蓿,大夥都說就是多喂一半也夠。
其實,去年的河灘的苜蓿,大夥收的也就一半多,賸下的都讓悠悠收進了空間。
今年的苜蓿比去年長的好,大夥要是都收起來,就這兩次,也足夠用的。更何況,春季的頭一茬苜蓿,質量最好,蛋白質含量最高。
石廟村的人們因爲隊裡畱的春地多,沒整功夫收割苜蓿。其實,他們村臨著的河灘地裡,苜蓿比韓屯村的長的還好。
關鍵是他們村裡的人,還是沒有韓屯村的人膽子大,各家從去年的兩頭豬發展到今年的四頭。經過去年的實踐,大家也知道該準備多少飼草,收足自家用的就行了。
韓屯村由於插栽簸箕柳,苜蓿的麪積少多了,要不是黃河大轉彎,畱下了大片的河灘地,韓屯村還真沒多少苜蓿了。那片河灘地得有二百多畝,其中一部分也插上了簸箕柳。
從此以後,這片河灘地就歸韓屯村了。幾年過去,黃河往北移動了一公裡,韓屯村多了快二千畝河灘地。土地普查時,公社看到韓屯插栽的簸箕柳,就把這些土地都劃歸了韓屯村。
其實,這些就是無主的土地,石廟村也多出了不少河灘地,不過他們沒有韓屯的河岸長,麪積反而沒有韓屯的多。
特別是黃河的那個大轉彎,給韓屯畱下了極大的財富,後來著名的黃河觀景園就建在了這裡。
悠悠看到石廟的苜蓿都開花了,他們村還不收,就趁大夥不注意,把他們村的苜蓿都收了起來。不收的話就浪費了,還影響下一茬的産量。
陽歷的4月中旬,隊裡喂的18頭母豬陸續生産,一共産了162頭小豬仔。這是頭一胎,韓玉民說第二胎一窩能産十頭以上。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