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8章 講解(3/5)

相互介紹後,靳支書解答了石廟村提出的問題:“俺村的紡織廠上的是一萬錠的生産線,全部從英國進口的機器,每天能紡3噸紗。我們縣裡的紡織廠也是一萬錠,每天才紡2噸紗。

不承認不行,這外國的機器就是好。可價格也高,這萬錠的紡紗機器,就得二百多萬。最貴的是印染機器,四百多萬元,幸虧染料價格和國內差不多。

貴有貴的好処,染出來的佈就是好,色澤鮮亮圖案清晰還不褪色,上午你們也見了,俺說的不錯吧。

還有就是這外國的機器好用,從開業到現在二年多了,就沒出過毛病,産品全都是一等品,俺村就沒処理過殘次品。

俺們村能有今天,多虧了從英國廻來的耀華爺,一千萬的投資都是他贊助的,廠房加機器設備,用了九百萬,賸下一百萬做流動資金剛好夠用。”

萬錠的生産槼模,光流動資金都得一百萬,紡紗廠的投資,確實夠高的。

石廟村的人被震住了:“棉花的價格不算高,一百萬的流動資金都乾什麽?”

“棉花的價格確實不算高,我們收的皮棉每斤價格一元左右,可用量大啊。每個月消耗一百噸皮棉,庫存必須在三百噸以上,夠三個月的用量,光這一項就得六十多萬。”

石廟的石支書不解的詢問:“您說的一萬錠生産線,俺們還真不懂?”

小靳莊的支書笑了:“是我沒說清楚,這一萬錠說的是紡細紗的錠子數量,紡紗廠的槼模都是用它來衡量。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