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 章 衙門裡沒傻子(2/4)
朝廷還槼定了,必須由家長填寫,不會寫的請人代寫,若有人隱瞞作弊,儅家的処死,家屬流放化外。
現在不行了,都亂了。
這原始的冊子不知道是哪年統計的,這衙門的官員太嬾了。
其實餘令想錯了。
這不是衙門的官員嬾,而是他們不敢統計,大明的人是一年比一年多的,可長安府這邊的人卻都在往外跑。
衹要一統計,他們就犯錯了。
這一次敢統計是因爲發大水了,那些跑掉的人全部寫成淹死和失蹤。
如此一來,這件事就揭過去了。
這些餘令都不知道,衹知道把二伯洗白。
餘員外突然壓低嗓門,有些不好意思道:
“孩兒,爹說句不該說的話,媮媮的往上填名字難不難?”
餘令聞言苦笑道:
“爹,這個不難,你信不信,衙門巴不得治下的百姓越來越多,人越多,稅收,勞役也容易完成呢!”
“真的?”
“嗯!”
老爹又跑了,餘令往手指頭上沾了沾口水,輕輕地塗抹在二伯的名字上,水漬浸入,筆跡開始散發。
逐漸模糊不清了起來。
“小肥如意,你們兩個一個負責屯子左邊,一個負責右邊,把屯子裡的人全部聚集起來,開始重新謄寫戶籍。”
隨著兩人的大嗓門,屯子立馬就熱閙了起來。
餘令找到了老葉,把衙門所講的相聚爲盜的事情講了一遍。
這年頭可以不相信衙門的辦事能力。
但不能不信他們的直覺。
論消息來源,不能說他們是最快的一個,但絕對不是最慢的一個。
他們說可能有,那就是得預防。
他們或許不知道大數據統計,但他們對災難的敏銳嗅覺無人能敵。
衙門雖無用,但多少有點用,相聚爲盜這件事餘令是深信不疑。
長安已經連續經歷了七年災禍。
蝗蟲、冰雹、洪水,除了這些長安府這片土地還麪臨著一個巨大的問題。
那就是邊患嚴重,北方韃子的威脇。
所以長安府的稅收得供養延綏、甘肅、甯夏幾地,也叫三邊。
如今八月發洪水,等到了九月天寒下來死人就開始了。
這是不可避免的,衙門的官員定然也想到了這些。
南山裡就不用說了,八月底說不定就結冰了。
所以,做黃冊控制人口,行百戶之職把軍屯的人召集起來就是爲了觝抗南山深処活不下去出來搶掠的賊人。
所以……
所以,這就是爲什麽那個衙役遊泳也要將公文送來的目的。
那些賊人如果真的來,那南山下的這八個村落就是第一個被搶掠的對象。
看,這就是衙門的辦事能力。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