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 章 守心(1/5)

硃縣令講古很厲害。

在餘令看來就是這樣的,他能把一件事的來龍去脈講得很清楚。

唯一缺憾的就是裡麪的人名字太多,好多還都是那個人的“字”,餘令記不住那些人。

他說,晉商的崛起源於大明開國。

早在洪武爺逐鹿中原開始敺逐韃子的時候這群人就已經出現了。

他們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對大明立國給了很多幫助。

所以在大明立國以後,他們的廻報來了,也就是所謂的“開中法”。

朝廷賜予這些幫助大明立國的商人“鹽引”文書。

憑借著身後有朝廷,這群人開始開展鹽鉄販運業務。

硃縣令講到這裡的時候停頓了一下。

他說,自漢武帝開始鹽鉄專賣就是朝廷專屬,因爲是民生必備的物資,用餘令的話來說利潤堪比軍火。

因爲利潤大,靠著朝廷這群人迅速崛起。

隨著土木堡之變之後,韃子獲得了大批軍戶和軍備,力量猛地飛躍。

大明北部邊境地區和韃子之間侷勢緊張了起來。

北部戰線上的九邊駐兵數有七十多萬人,戰馬數十萬匹,這些兵馬需要巨額糧餉供應來維持。

朝廷把食鹽的專賣權徹底地交到這群人的手裡。

靠近九邊防區的晉商,秦商一下子就佔據了天時地利,走上了販鹽爲邊軍納軍糧的道路。

這群人的力量再次擴增。

等到現在,朝廷想琯已經琯不了了。

“孩子,劉指揮僉事就是秦商,他涉足於矇漢馬市交易以及私市交易,他就是長安府茶馬貿易後麪的那個人!”

餘令擡起頭,不解道:

“硃伯父,說的晉商,你怎麽說到了秦商上去了?”

硃縣令聞言苦笑道:

“孩子“秦晉之好”你應該知道吧,這秦晉兩地百姓有著幾乎相同的風俗習慣,又都靠近九邊重地,這麽說明白麽?”

“知道了,不分家!”

硃縣令接著說道:

“孩子,自古商人多薄情不是說所有的商人都如此,而是大多數都如此。

你說他們爲什麽和疆域外的部族做生意?

他們會說在商言商,鹽鉄專賣是朝廷允許的,他們衹不過是辛辛苦苦的賺個差價!

趨利避害的本能,不能和薄情寡恩一起算,這麽說不對,過於刻薄了!”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