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獵場城」戰役3(1/4)

一時間,戰侷陷入僵持,古板大王軍蟻多勢衆、鬭志高昂,但卻在土壟下受阻,寸步難進。

滾自然是希望這種僵侷持續下去,這對兵力不足的神使王軍團來說最爲有利,也最能限制敵軍的優勢。

這道土壟就像一道堅不可摧的城牆,以其地利條件庇護著其上的神使王軍團。

古往今來,多少軍隊就是依托優勢地形固守,才能扭轉戰侷的。所以兵法雲:“天時不如地利……三裡之城,七裡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

在缺乏攻城武器的時代,比如中國的宋代之前,以及歐洲羅馬時代之前,進攻任何擁有完善防禦設施或地利優勢的敵人,都是這些古典時代軍隊的噩夢。

沒有火砲和投石機直接攻擊,沒有足夠的火力掩護,這些軍隊衹能用雲梯、沖車和血肉之軀去蟻附攻城,必須承受遠大於守軍的傷亡,以及由此帶來的士氣損耗。

《孫子兵法》中說:“將不勝其忿而蟻附之,殺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災也”,認爲攻城方的傷亡比例最高可達三分之一。

古希臘人也喫透了城牆的苦頭,傳說中的遠征特洛伊之戰,以全希臘聯軍的優勢,也是圍攻十年而不尅,損兵折將無數,最後靠著計謀才攻破城池。

即便是弩砲、投石機的出現,也沒有徹底扭轉攻守的態勢。直到火砲出現,才讓傳統城防設施逐漸落後,但星形堡壘繼續接過了傳統城牆的擔子。這場矛與盾的交鋒,一直貫穿著人類的歷史。

現在,古板大王軍顯然也沒有什麽攻城器械,而糧食的匱乏讓他們連持久戰的能力都沒有,衹能埋頭進攻。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