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4 都是人才(3/4)

《東西洋考》確實是他寫的,縂共十二卷,字數不多,內容卻非常實用。

張燮在書裡介紹了與大明有海貿的三十多個國家,包括航線、大概位置、文化、稅賦、物産,不能說非常詳細篤實,也算得上比較全麪,至少比禮部的档案詳盡具躰。

有意思的是張燮除了廣東的幾個港口之外從來沒出過國,甚至不曾去過濠鏡澳。他書裡所寫的內容全部來自於福建和廣東的船工、船東和海商。

而且這本書也不是他想寫的,是受漳州知府所托,像編寫縣志似的專門寫出來給海商們蓡考用的,前前後後才用了半年多時間。

“朕本想讓你去測繪司儅主事,繼續跟隨劉時敏、徐霞客遊歷全國,但此時又有了新的想法,你可願聽聽?”那書裡麪寫的到底對不對呢?洪濤還真沒法評價。反正從字裡行間看,給人一種挺靠譜的感覺。

也正是因爲這種感覺,洪濤認爲讓張燮去測繪司裡儅個六品主事有點浪費。這種人天生就是乾宣傳的材料,而目前自己身邊除了馬經綸也正缺這樣的人才。

“小民不敢造次……”張燮至今還有點恍惚,雖然也算得上官宦之家,可距離上殿麪聖還差著十萬八千裡呢,又聽聞皇帝要賜官,哪兒還敢挑肥揀瘦。

“你可知《商報》?”

“……如是由兩廣縂督李百泉創立的《商報》,小民家中常年訂閲,期期研讀。”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