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衚說(2/4)

趙牧觀察著李承乾的神情變化,繼續說:“爲避免第二個玄武門之變的發生,也爲保全你們兄弟幾人的性命。”

“陛下最有可能的選擇,反而是那個看起來最沒有威脇,性格相對溫和,年紀尚幼,目前還無法形成勢力的晉王李治。”

“立他,至少能保你們兄弟二人一條性命。”

“陛下或許不忍心看你們自相殘殺,最終落得兩敗俱傷的下場。”

李承乾若有所思。

趙牧的分析,聽起來似荒誕不經,但仔細想來,卻又非全無道理。

父皇的心思,誰又能真正猜透呢?

李世民在隔壁聽著,臉上的輕蔑之色漸漸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抹凝重。

他細細品味著趙牧的話,越想越覺得心驚。

是啊,稚奴雖年幼,但其母是觀音婢,其舅是長孫無忌,本身又素有仁孝之名。

如果承乾和青雀鬭得太過火,讓他徹底失望,爲大唐的穩定,扶持一個年幼、沒有根基卻又身份貴重的皇子上位,不失爲一個選擇。

“這麽說起來……好像是有那麽一點可能。”

李世民喃喃自語,又搖頭。

“但也說不準,稚奴畢竟年紀還小,心性未定,現下定論,爲時過早。”

李承乾聽完趙牧的分析,臉上的笑容也僵住。

他從未從這個角度思考過問題。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