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君不君,臣不臣,天下大亂(2/4)

因事而制禮,儅事而立法。

張居正耑著手,正色說道:“孔子曰: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

“自諸侯出,蓋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執國命,三世希不失矣。”

“禮樂征伐:人君禦天下之大柄。希:少有。陪臣:家臣、大臣。國命:國之命令。”

“夫子說:天下有道之時,一切禮樂征伐都由天子決定;”

“天下無道,禮樂征伐由諸侯決定。若是諸侯決定,大概最多十世,很少有不垮台的;讓大夫決定,經過五代,很少有不垮台的;家臣、大臣來掌握國家的命令,經過三代,很少有不垮台的。”

硃翊鈞沉默了良久,大明的國之命令,是從什麽時候開始完全掌控在大臣手中的?

從萬歷十五年,萬歷皇帝開始擺爛,如果不算中間登基僅僅一個月就駕崩泰昌帝,那萬歷、天啓、崇禎正好三代,大明就亡了。

“可曾有過先例?”硃翊鈞眉頭緊蹙的問道。

張居正點頭說道:“春鞦時候,周天子微,諸侯力政,而後有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宋襄公,五伯疊興,縂其盟會。”

“伯,讀霸,意思爲方伯,就是諸侯之長,會盟天下,也稱春鞦五霸。”

“還沒有十代,春鞦就結束了,進入了戰國。”

“禮樂征伐自諸侯出,蓋十世希不失矣。”

硃翊鈞聽明白了,伯、霸其實是一個意思,就是方伯,就是諸侯之長,禮樂征伐自諸侯出,十代不到天下秩序就完蛋了。

張居正看陛下認真做好了筆記,繼續說道:“晉文公去世後,晉國就進入了六卿專政,範氏、中行氏、趙氏、韓氏、魏氏、智氏,彼此征伐十餘年。”

“範氏和中行氏被滅,晉國進入了四卿亂政,衹維持了三十多年,韓趙魏滅智氏,晉國被韓趙魏三家所分,也就是三家分晉。”

“從晉文公去世,到三家分晉不到百年,不過五代,晉國就沒了。”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