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汽車模具(3/4)

飯桌上,劉宣德說起了一件事。

1979年下半年,由於改革開放後,國家同時上馬了太多項目,造成了財政緊張。

受此影響,國民經濟政策也不得不進行了調整。

其中劉宣德他們的老東家第二汽車廠被列爲了“停建和緩建”對象,這一停就不知道什麽時候才會恢複了。

第二汽車廠自己提出了,“自籌資金,量入爲出,分期續建”的方案,已經得到了國家批複。

目前第二汽車廠正在尋找相關生産設備。

“汽車模具?”梁永豐和龔少傑的眼睛頓時都亮了。

汽車制造也是模具行業的大客戶。

此時在國外,像汽車車身上的覆蓋件、梁架件等部件,都是沖壓出來的。

但是我們國家由於技術落後,目前對於這些部件的制造,仍然主要依靠鈑金工藝——就是靠職工手工一點點敲出來,生産傚率極爲低下。

1979年,中國汽車産量是18萬輛,車型還主要是卡車。

如果第二汽車廠能夠採用他們的模具,將會極大的提高生産傚率。

永豐精密機械公司也能借此打入比家電産業更大的汽車産業。

這是一個雙贏的結果。

“我馬上訂車票去第二汽車廠!”龔少傑站起來道。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