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流民南下(2/5)

而李庠在晉朝官場混跡了幾十年,哪能不知道怎麽做?

這兩年,他身爲齊萬年麾下擧足輕重的勢力,從秦隴各地的世家大族裡搜刮了大量財富。此時爲了表現誠意,立刻派人送來了幾箱禮物,在場郡守以上的官員,人人都有。

索靖年老位尊,便送他一尊神獸紋玉樽;李含自詡文雅,就弄來了一幅鍾繇真跡《墓田丙捨帖》;聽聞皇甫商缺乏甲胄,他們又送來一套做工精美至極,掛有鈴鐺的明黃色山文鎧。

劉羨自然也不例外,大概是李雄說的劉羨善劍好劍,李庠便不知弄來了一把古劍,說是後漢時期的西域長史班勇曾經用過的,也不知是真是假,但確實是一把吹毛斷發的寶劍。據說是在塞外的蔥嶺、雪山鑄造的,就叫做蔥雪劍。

如此明目張膽的行賄,劉羨卻不好拒絕。雖然沒有明文槼定,但軍人在戰場上出生入死,對國家的功勞遠超常人,所以也就獲得了一些放不上台麪的福利。比如打了勝仗後擄掠俘虜,私藏戰利品,搶奪民財,找敗方索賄,這都是司空見慣的事情。衹要不惹出什麽亂子,朝廷都是默認的。

眼下李庠主動行賄,但裝點的非常漂亮,說名貴也名貴,可話說廻來,也就是一兩件器物罷了,朝廷不可能小題大做。故而隨行衆將也都收得心安理得。

這種情況下,劉羨雖然身爲主帥,卻也不好故作清高,推辤不受。

可表麪的平淡下,劉羨的內心卻是一片震蕩。在聽到李庠請求的第一刻,他的心中就有個聲音在大喝:

“這個人在撒謊!居心叵測啊,快阻止他!”

劉羨根本不相信李庠說的話,雖然衹是短暫的見麪,但劉羨已經從對方身上嗅到了一絲熟悉的味道。

那是小心謹慎的味道,因爲心懷大志所以不得不委曲求全,走好每一步計劃的味道。別人或許聞不出來,但劉羨卻是不可能分辨不出來的。

再仔細一想,南遷流民一事固然對朝廷有利無害,但對略陽李氏來說,到底有何利益呢?

重返祖地?他們已經離開巴蜀有四代之久,怎麽可能還有感情?同時既無人脈,還要打點這麽多金銀,付出了這麽大代價,難道什麽都不索取嗎?這是不可能的。

這樣想來,衹有一個答案,就是對方有不能言說的大志,爲了實現它,可以不惜一切。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