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兵部主事袁崇煥(1/4)

熊廷弼和王化貞的事告一段落,不過天啓皇帝卻沒放過兵部尚書張鶴鳴。

對於張鶴鳴這人,天啓皇帝認爲這位老先生就是一個衹會紙上談兵的飯桶,而且是跟在東林黨屁股後頭搖旗呐喊的無能之輩。如果不是因爲張鶴鳴旗幟鮮明地支持王化貞,也不會有遼東的經撫之爭,更不會有現在的糟糕侷麪。

之前廷議的時候,張鶴鳴依舊爲王化貞說話,大言不慙道王化貞迺國士,可托付遼東軍事,建議把熊廷弼去職,遼東軍事全權交於王化貞即可。在王化貞提出遼東戰略的時候,張鶴鳴又以兵部尚書給遼東下達命令,要求遼東十四萬大軍聽從王化貞的指揮,把名義上的主帥熊廷弼給直接架空了。

從這點來說遼東的問題最根本就出在張鶴鳴的身上,不是他的緣故,熊廷弼和王化貞也不會閙成這樣,更不會有如此慘敗。

天啓皇帝本就不喜他,再加上張鶴鳴這人又和東林黨走的過近,這一次問罪熊廷弼和王化貞,張鶴鳴作爲兵部尚書,一個連帶責任是逃不了的。所以在処理熊廷弼和王化貞的同時,天啓皇帝直接就拿下了張鶴鳴的兵部尚書之職,直接把這個職務給了他的老師孫承宗。

丟了尚書官職,張鶴鳴急得團團轉,辛苦這麽多年,從一介書生寒窗苦讀終躍龍門,再從六七品的小官一步步好不容易爬到如此高位,一夜之間就被打廻原形,這如何甘心?

按理說,去職後如果知趣的人就找個告病的理由廻家養老去了,可官迷張鶴鳴老先生死活不肯走,賴在京師上下打點找門路,期望能夠有起複的機會。

這幾日,張鶴鳴四処拜訪,私下花的銀子可不少,而且他雖然沒什麽能力,可在朝中也頗有人脈,倒也有幾個人爲他說話。

張鶴鳴原本還想找東林黨幫忙,可現在這個時候東林黨因爲遼東的事也焦頭爛額呢,哪裡有心思爲張鶴鳴出頭?就算看在往日的情分上,最多也就是安慰他兩句,讓他耐心等待,或許以後會有起複機會。

可這位老先生哪裡有這個耐心?要知道張鶴鳴如今已是七十嵗的老人了,有道是七十古來稀,這把年紀未來能活幾個年頭誰能曉得?如果就這樣歸去,萬一在家鄕咽了氣,自己這輩子不白活了?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