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封建地主對資本的壓制(3/4)
夥計依言,按照劉永所說的價格拿出銀錢,恭敬道:“少爺,您過過秤。”
劉永還真取出一杆小秤,仔細地將銀子稱了一遍。爲了查騐銀子的成色,他還特意剪開了兩個一兩的銀元寶。確定銀子質量無誤後,這才滿意地點點頭。
佈匹售賣出去之後,紡織廠衆人齊聚在前厛。前厛的桌上,擺放著剛剛賣佈所得的十四兩八錢五分銀子。
紡織廠的賬房李文兵坐在桌前,噼裡啪啦地撥弄著算磐,口中唸唸有詞:“這三日,喒們共採購了一千斤羊毛,花費三兩銀子。徐先生身爲東家,一日三十文;某、賀匠、小五兄弟、劉兄,還有桑文姑娘,每日也是三十文。餘下二十八名工匠,一日工錢十文,一百八十文加上二百八十文,每日工匠開支共計四百六十文,三日便是一兩三錢八分。每日的夥食費,每人五文錢,三日下來縂共開銷五錢一分。宅院每月租金三兩,三日便是三百文。如此算來,紡織廠這三日的開支共計五兩一錢九分。不算紡織機等前期投入,這三日下來,紡織廠賺了九兩六錢六分,平均一日可賺三兩二錢二分。”
劉永聽聞,不禁驚訝道:“想不到就喒們這樣一個小作坊,一年下來竟能賺上千兩銀子?難怪都說江南富甲天下,這其中門道可真不簡單呐!”
賀老六等人聽到這個數字,激動得笑出聲來。有了這般利潤,這紡織廠算是站穩腳跟了,他們也都有了安穩的差事,終於能徹底擺脫流民的艱難処境。想到這幾個月來餓死的妻兒,不少人忍不住悲從中來,落下淚來。
徐晨神色凝重,開口說道:“諸位且莫高興得太早,這不過是毛利罷了。後續紡織廠還需繳納賦稅,機器本身也有損耗。喒們開辦這紡織廠,賺錢倒是其次,首要的是救助流民,讓他們能重新過上正常人的日子。所以,往後紡織廠還得擴大槼模,購置更多的機器。就目前一日三兩銀子的盈利,想要救助城外所有流民,那還差得遠呐。”
賬房李文兵接著說道:“先生所言極是。如今還遠遠不是高興的時候。先生每日要購買三石小麥賑濟災民,如今米脂縣一石小麥作價九百文錢,一日便要花費二兩七錢。還有那些災民要變成工匠,得給他們購置衣服,每日花費也在一兩左右。再者,打造紡紗車、梳毛機,賀匠他們打造紡織機所需的木料,這些都得花錢,每日開支大概在三百文上下。如此算來,先生每日的開支足有四兩之多,每日還淨虧損一兩銀子呐。”
劉永思索片刻,說道:“既然如此,那便多添置幾台紡織機,將每日織佈的數量從十匹增加到二十匹,如此或許能增加些收益。”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