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上門敲詐(1/5)

天啓五年(1625年),九月初四日,米脂縣,大同社佈莊。

自大同工業區建成之後,原先的織佈機便都遷移到了工業區的紡織作坊。

而米脂這兒的作坊,則改建成了佈莊,售賣的皆是大同社區生産的羊毛佈、紗線。桑文等幾位婦道人家,還順勢發展起了裁縫營生。

憑借著價格低廉的佈匹和紗線,大同佈莊的生意那叫一個紅火,差不多每日都能售出個兩三匹佈。再者,因著有那20錠紡紗車這般先進的器械,大同佈莊生産的紗線,成本僅是旁人的一半。

如此一來,米脂的婦孺們都樂意到大同佈莊來購置紗線,廻去紡織家用。

在大同佈莊旁邊的那座宅院,便是李文兵他們所在的大同文社。

待工業區開始盈利後,大同社便租下了這座院子。

這兒既是宣傳、辦公的地方,也是接待其他對大同社理唸感興趣的同道之人的場所。

等王二的打井隊進了米脂縣,這裡也成了他們歇腳的地兒。

此刻,李文兵、蔣鄕泉、郭銘等宣傳組的衆人,各自拿著一張寫著“大道之行,天下爲公”的紙張。

“大道之行,天下爲公!”幾人異口同聲,臉上洋溢著極爲暢快的笑容。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