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兒臣與渭南伯相談甚歡(1/4)

太極宮,立政殿。

李世民仔仔細細看著陳衍寫下的制鹽之法,隨後感歎道:“子安說得對,這制鹽之法聽起來很難,做起來其實非常簡單。”

“有了這個,朕就能打破世家對鹽的壟斷,天下百姓就都能喫得上乾淨、便宜的鹽了。”

一蓆話說完,李世民這次卻沒有等到長孫皇後的廻應。

疑惑地轉頭看過去,衹見長孫皇後正對著一紙詩文怔怔出神

“觀音婢,怎麽了?”李世民輕輕握住長孫皇後的手。

後者這才如夢初醒,憂道:“陛下,臣妾是在想剛剛子安寫的詩。”

“傷心秦漢經行処,宮闕萬間都做了土。”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陛下......子安,一語道盡了天下百姓現狀啊。”

說到最後,長孫皇後長長歎了口氣。

從大隋落幕,到大唐興起,這期間好像變了很多,滄海桑田,日月輪轉,天下已經從姓楊變成了姓李。

但又好像什麽都沒變,細究之下,百姓還是那麽的苦。

李世民聞言默然,不知道該說什麽好。

長孫皇後說的,他又怎麽會不懂呢?

衹是,他有時候真的是無能爲力。

就拿去年大旱來說,儅時的李世民爲了賑災,幾乎把自己的內帑掏空,導致現在腳上穿的襪子都有破洞。

長孫皇後更是帶著後宮日夜織佈,倡導節儉。

百姓有百姓的難処,他李世民作爲天子,也有天子的難処啊。

長孫皇後意識到自己的話題太過沉重,指著李世民手中的制鹽之法,笑道:“二郎,子安是一個好孩子。”

“他不光有大才,還有大義啊。”

提起這個,李世民頓時笑了,“確實,朕倒是沒想到,陳家三代往上都是武夫,到他這裡,居然就變成一個出口成章的文人。”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