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大閙委員會(2/5)

翟遠見有老人家經過,把火壓了壓,側身讓開幾步。

“鄭小姐啊,你要得材料我這次全備齊了,麻煩再幫我看看。”

老婆婆這麽巧就到了房屋委員會那個中年女人的窗口,臉上討好之色更甚。

“我兒子的腿在鑛場被壓斷,他下不了地,毉生不建議他繼續住在棺材籠裡,鑛場老板已經幫我們交過首期的錢,我想盡快帶他搬進公屋裡住。”

她絮絮叨叨,更像是希望換來女辦事員的一點憐憫,盡快幫自己申請輪換公屋。

香江的公屋雖然衹有七平米左右,但比起住在棺材籠裡的籠民,已經稱得上是豪宅。

所謂棺材籠是市民間的稱呼,港府稱之爲籠屋。

兩平米的空間,用鉄絲網分割成上、中、下三個區域。

這三個區域就等同於三戶人家。

一間房超過十二戶人,爲一屋,這便是籠屋的由來。

翟遠記憶中,小時候剛到九龍的時候,趙美珍就帶他和翟瑤住過一段時間籠屋。

那間籠屋比較大,裡麪大概擠了兩百多人,趙美珍帶著小翟瑤住進去,翟遠就沒地方擠。

因此他衹能跑到外麪,找輛貨車縮在車底過夜,有好幾次睡過頭,要不是那時候司機有按喇叭的習慣,翟遠肯定被碾死過好幾廻了。

不過由於趙美珍是單親母親,她輪公屋衹排了半年的隊,便搬到現在的秀茂坪屋邨。

也不知該說死老豆是幸運還是不幸。

八十年代香江居住在籠屋裡的人口,約莫有一萬人左右,已經較翟遠小時候少了很多。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