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他們何其相像(3/5)

讀者又催促:“寫在這,我今兒就帶了這個,寫這兒吧,我求你了。”

“餘切,簽個名吧。”這話是王濛來說的,“你有一天也會發在《人民文學》的,現在簽個名也不算什麽。”

雖然已經做出了這種決定,但聽到王濛也這麽講,劉芯武還是心如死灰。

餘切的名字,寫在了《人民文學》上。如同蓋章落印,一鎚定音。

東四八條52號,《人民文學》編輯部。

“我這段時間,禁止聽音樂!”

“這下出大事了!”王濛沒想到聽音樂會聽出這種事情。他對劉芯武有種愧疚的感覺,劉芯武是他的小老弟,很多文學創作上有他的影子。

做編輯,劉芯武自然已經做不下去了——餘切永遠不發《人民文學》都是因爲出了個沒水平的編輯。

眼下他發掘了再多作者都沒意義了,到処串門走巷,去滬市約稿啥的都沒用……他的發掘是假的,他的努力是白費,因爲做了一件頂壞的事情。

這事兒隨著餘切越是出名,越讓人發笑,最終會連累《人民文學》本身。

哪怕王濛自己都會勸退劉芯武。

但是,王濛還希望小老弟能以一個作家的身份去發光。“劉芯武,餘切那種人是比較少的,但我們也能寫我們自己的,不需要考慮別人的意見,文學不是一個人的文學。”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