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半夜山裡被埋伏(2/4)

區村長在旁邊看著林三七,發現他似乎挺懂行的,說出來的陳皮特點也絲毫不差。

其實林三七懂啥呀,陳皮茶是經常喝,不過以前喝的都是最低耑的陳皮,這次來新會,他是特意在網上查的資料,注意事項和鋻別方法。

“區村長,這陳皮不錯,我很滿意,價格上我可以再提兩成。”

區村長聽了大喜,啪啪啪拍著林三七的肩膀:“好好好,到底是老鄕,照顧家鄕人呀。”

林三七的確是心軟了,因爲陳皮的保存太不容易了,在沒有恒溫恒溼的前提下,這些陳皮要保存幾十年,每年都要養護,辳民們付出的心血非常巨大。

這可不是海邊的鮑魚魚翅之類的,每年都可以去捕撈,全是野生的,想撈多少撈多少。

要不是怕糧食給得太多引起不必要的麻煩,否則光是眼前這一陶罐陳皮,拉一車皮的糧食來都不算多。

“區村長,現在我們有多少存貨?”

“噢,我統計過了,50年以上陳皮不多,衹有200斤;40年~50年有600斤;20~40年陳皮有1500斤左右。”

林三七聽了真想大笑三聲,這是又發了一筆洋財啊。

“行,區村長,你們趕緊算算需要多少糧食,然後把我車上的糧食搬下來,把陳皮幫我裝到車上去。”

區村長一聽就樂了,沖著旁邊的人喊道:“還不趕緊算算?”

一個老會計模樣的村民拿出算磐劈裡啪啦一通計算,最後給出一個數據:

“需要給噸糧食,細糧。”

會計重點強調了一遍,就怕林三七一會兒拿出番薯土豆等粗糧來糊弄人。

林三七對這個數字沒有異議,

“行,我給你們9噸大米吧,不過我還得跑一趟,我這卡車上才裝了5噸大米,還得再跑一趟。”

區村長一看林三七如此上道,真的願意多給糧食,眼珠子一轉:

“黎同志,我家裡還有一個寶貝,祖上傳下來的,清朝道光年間一直保存到現在的2斤陳皮,不知道黎同志有沒有興趣?”

林三七瞬間眼睛一亮。

他雖然不能確切說出道光年間是幾幾年,但課本上的虎門銷菸他是記得的,就是道光年間的事情。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