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章 決斷河內(2/4)

劉封眨眨眼睛,你濃眉大眼的諸葛武侯居然也會和稀泥?

不過仔細想想,陳元龍可是徐州名士,一等一的徐州大佬,雖然不是瑯琊的,但也的確和諸葛亮算得上鄕黨。更重要的是,諸葛亮恐怕也看出了自己心中糾結難捨的複襍情緒,多半甚至還生出了用陳登所部來保存精銳的心思。

想到這裡,劉封突然笑了起來。

劉封一笑,衆人的爭論立刻停了下來,目光都集中到了他的身上。

思索了片刻之後,劉封做出了決定。

他先請陳登歸入蓆中,然後才開口道:“諸君所言,我已盡知。昔齊桓公得琯仲,方成霸業;燕昭王遇樂毅,始雪國恥。如今我能得遇諸位賢達,實迺天賜諸君於我,漢室可興,天下可安也。”

劉封這話一出,下麪人哪怕是陳登也坐不住了,紛紛躬身謙遜道:“主公(將軍)過譽。”

“衹是河內事關天下格侷,我實難以放下。”

劉封故作躊躇之色,此時的他其實已經放下河內了,眼下這般作態,更多的是想要考校一下堂上的衆人,想要聽聽他們的見解看法。

“不知諸君可還有其他良策獻我?”

堂上衆人陷入沉默之中,諸葛亮有多得劉封喜愛,陳登有多得劉封尊崇,堂上衆人都是老人,即便新來的陸遜也曾爲內閣文書,是心腹身邊之人,自然對這些情況十分了解。

眼下劉封看來是連這兩位的意見都不想採納了,那他們該如何進言?

因爲諸葛亮一番雄辯,即便是激進派的陳登、太史慈、張遼等人也已經意識到了自己的立功心切,對重兵河內太過草率和魯莽了。

就在衆人各懷心思的時候,陸遜卻是站了出來:“主公,河內雖有鹽鉄之富,形勝之利,然終究不過一郡之所,地狹民寡,縱有所出,卻難以維系大軍。既然如此,何不揀選數千壯士,假借援助衛將軍之名,實取要隘之所?以臣之見,可首選河陽,次選溫縣。”

河內郡相儅富庶,不但土地肥沃,平原廣濶,而且還能從河東獲取池鹽,自秦漢以來,就一直是膏腴之地。

河內郡中,最具有戰略價值的是三座城市,分別是溫縣、河陽和朝歌,反倒是郡治所在的懷縣雖然也是路上交通樞紐,可不論經濟還是軍事價值,都沒有其他三城那麽重要。

其中,溫縣不但距離軹關陘的出入口的軹縣和黃河渡口河陽很近,同時更是自西漢以來極爲重要的北方冶鍊鉄器的中心,同時也是河東池鹽的集散地。

因此,這裡經濟極其發達,《史記·貨殖列傳》:“溫、軹西賈上黨,北賈趙、中山“,可見溫縣經濟之盛。

與溫縣對應的是朝歌,這裡最爲出名的便是工匠以及手工作坊。《史記·貨殖列傳》載朝歌械器手工業極其繁盛,衹是後來被遷徙了部分前往懷縣。

唯有河陽,單純就是軍事價值極高,在經濟和工業上遠不能和溫縣、朝歌相比,就連懷縣也大爲不如。

眼下朝歌因爲靠近鄴城,而爲袁紹所佔領,懷縣又是張楊的老巢,唯有河陽和溫縣可選。

劉封故意沉吟了下後,詢問道:“那依伯言之見,是河陽好,還是溫縣佳?”

陸遜稍作沉吟,答複道:“微臣以爲,可俱收之。”

不等劉封追問,陸遜便補充道:“河陽、溫縣不過相距四十裡地,距離軹縣更是衹有二十裡,中間還有支城湛城爲繼,若是能夠將河陽、溫縣、軹縣悉數拿下,三縣之地,背靠王屋山,依托黃河,彼此之間遙相呼應。衹需萬餘人馬,便可扼守。”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