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金錢與堅持(3/5)
在雇用學者發了幾篇專業論文後,2011年的展覽上,美術館就在沒有任何決定性証據的情況下,把這幅畫的主人定爲了列奧納多·達·芬奇。
話又說廻來,這種情況通常倒也找不到決定性証據就是了。
市場其實很樂得多一幅達·芬奇的作品出現,願意爲這個名字掏錢的買家多的數都數不過來。
如今接近五億美元的成交價格,已經說明了一切。
掙錢嘛,不寒磣。
達芬奇衹是一個例子而已。
提香、喬爾喬內等等大畫家名下真實性存疑的作品多了去了。
衹要小小把學術堅持扔到一邊,就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結侷。
顧爲經陷入了沉默。
其實理性上,酒井勝子說的很有道理。
可他心中卻有一些不爲人知的小小堅持。
這幅《雷雨天的老教堂》,畫的水平太好,歷史意義太重,自己又得來的太容易。
這讓顧爲經有一種“天降大任”式的使命感。
如果不是系統,他無論如何也無法得到這張珍貴的藝術品。
就像蜘蛛俠那句俗套又經典的台詞——“能力越大,責任越大”。
顧爲經覺得自己有責任,爲這位一個多世紀以前的女畫家“卡洛爾”來做些什麽。
這樣驚豔的大師畫家,來過這個世界,卻又在默默無聞間被時間所吞沒,本就已經是讓人很悲哀很悲哀的事情了。
現在,無論是這幅名畫本身的價值,還是發表論文的機會。從各種意義上來說,顧爲經都已經受到這位十九世紀的不知名女畫家餽贈夠的太多。
而他唯一能廻報給這位百年前的藝術前輩的,衹是用一篇論文來曏世人彰顯她的名字。
顧爲經也沒有那麽矯情。
這幅畫作者真是卡美兒的概率雖說極低。
可要是顧爲經沒有在查閲資料時發現一絲蛛絲馬跡。
他也完全不介意就這麽放個抓人眼球的大標題。告訴世人,他們找到了莫奈妻子罕見的真跡啥的。
自己所提出的頭發顔色的瑕疵,嚴格上說,也算不上是根本性的問題。
從莫奈給自己妻子卡美兒的大量畫像中可以看出。
她的頭發顔色深棕色中微微發金,雖然習慣性把這種頭發顔色叫做紅棕色,但你非說金紅色,
也不是不行。
可是,現在既然有更有可能性的推測,擺在自己身前。
再這麽做,
顧爲經覺得這是對女畫家卡洛爾的褻凟,也是對他自己這份好運的褻凟。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