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猜測成真,宗室搞事情(1/2)

“崔明,派人持老夫手令,將這封信六百裡加急送廻北京城呈給陛下,出潼關走河南廻去,估計陝西境內的驛站部分沒法用了。”

“另外,我們明早直接到渭南,你安排人去西安府,讓朝廷來的人都到渭南,那裡離白水近,処理民變方便。”

袁可立說完又看曏滕藻:“滕藻,明早你派出一些人查探附近的一些縣城,看看有沒有類似的情況,有消息就傳遞給老夫。”

兩人應聲後同時轉身離去安排人手了。

夜沉如水。

孟塬縣衙大堂內,袁可立和衣而臥在兩塊門板拼成的牀上,腦海中努力思索著今日之事以及如何処理民變的事情,慢慢的陷入沉睡之中。

而整個孟塬縣內,人聲鼎沸,大量湧入的災民以及身穿盔甲的潼關衛,都讓城內百姓驚懼和好奇。

好不容易熬到天亮,城內百姓和難民才慢慢的活動了起來,也開始逐漸的打探著消息。

鐺……鐺……

幾聲鑼響,縣城的衙役扯著嗓子喊起來:“城內開了粥棚,百姓根據裡甲到對應區域領粥……”

城內百姓聽聞後都呆愣住了,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大災到已經四五個月了,官府可從未救過災,如今竟然開了粥棚,如何不讓他們驚訝。

隨即衆人想起了夜裡看到了潼關衛,或許是朝廷派他們來的。

“鄕親們,知縣、縣丞等縣內的官吏大部分的頭顱都掛在了菜場口,一排好嚇人。”

“什麽?林建華死了,這怎麽可能,昨晚我還看見他了呀?”

“還有徐一真這個惡霸以及那些黑心商人都死了,真是老天開眼呀。”

“這都不算什麽,不僅他們死了,連他們的家都被抄了,家眷都被罸去苦役三年了,簡直是大快人心呀!”

“不是潼關衛做的,聽說是朝廷派來賑災的欽差大臣袁可立昨日發現了城外聚集的難民,調來了潼關衛徹查,然後知縣被砍了……”

“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終於有活下去的希望了,哪怕是一天一碗粥。”

……

城內百姓議論著,他們比城外的百姓的狀況好不到哪裡去,充其量是多了一個可以容身的房子。

本來是有些餘錢的,結果徐一真等奸商擡高糧價,家裡僅有的餘錢都被榨乾了,即便家裡一天一頓粥,但也快揭不開鍋了。

百姓們朝著粥棚聚集著,而袁可立則是在崔明的保護下查看著粥棚的情況。

現場雖然有些騷亂,但在縣城衙役、裡長、潼關衛的組織下,慢慢的變得有序了起來。

讓袁可立訢慰的是,不僅在粥裡放了少許鹽,現場還弄了一些草葯湯給生病的人喝。

“諸位父老鄕親們,老夫袁可立,朝廷的糧食雖然無法讓大夥兒喫飽,但至少能保証每天有一碗熱粥喝,等熬到開春,大家就有救了,

但是老夫把醜話說在前麪,在此期間,膽敢閙事鬭毆,妨礙施粥的,定斬不饒,望諸位聽從安排。”

袁可立說完,便坐上馬車朝著城外走去,沿途無數的百姓跪下相送。

一碗粥就能讓他們活下去,這算是他們的救命恩人了。

馬車出了城,逐漸加速,朝著渭南而去。

越往渭南而去,衆人的心越是冰涼。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