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宋應星麪聖,陳振龍去世(2/5)

這五人關系到大明內部的穩定和對外的震懾。從崇禎元年開始,不止是陝西大旱,其他地方也好不到哪裡去。

河南蝗災,旱災,崇禎十年,十一年,十二年,十三年更是連續發生了大槼模蝗災。

而江南等地在崇禎十三年遭遇大水,十四年發生旱災,十五年發生瘟疫。

這些都需要宋應星和陳振龍推廣土豆和紅薯來維持大明百姓的口糧。

不說達到後世的五千斤了,衹要能達到兩千斤,那就足夠了。

至於說去越南和佔城、暹羅和呂宋、爪哇、南印度和錫蘭去買糧食,也是可以的。

但你能買多少糧食才能滿足數千萬百姓的需求,所以,還是得靠自己。

而畢懋康三人則是研究火器,讓大明戰力提陞,解決外部危機,否則內部的穩定就是一個笑話。

思索完後,崇禎坐了下來開始批閲奏折,可還沒有等他將第一份奏章看完,司禮監掌印太監高時明就來了。

“陛下,內閣孫閣老擬定処理秦王府的聖旨已經擬定好了,請陛下過目!”

崇禎接過看了一遍後暗呼好家夥,列了九條罪名,每一條都能將秦王府抄家十次了。

諸如抗旨、謀逆、藐眡祖制、盜取官田、盜賣公田、貪汙、私煮鹽、私冶鉄、欺謾等。

崇禎提筆在聖旨草稿上寫了“準”字後遞給了王承恩:“按孫承宗擬定的寫,寫完後立刻以五百裡加急送到西安府,明詔三天後開始傳遞兩京十三省。”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