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紅臉的張飛!(3/3)
“吳故廬陵太守虞君”銘文甎。附:“虞夫人董氏甓。”
郭氏,嘉興人。《張鎮碑》【志陽】:“晉故散騎常侍、建威將軍,蒼梧、吳二郡太守,奉車都尉,興道縣德侯吳國吳張鎮,字義遠之郭夫人,晉始安太守嘉興徐庸之姊。”【志隂】:“夫人貞賢,亦時良媛。千世邂逅,有見此者幸湣焉。”
唐羅隱《司馬錢公列傳》雲吳前軍司馬錢寶,娶夫人信安鄭氏。
《侍郎錢公列傳》雲錢寶之子黃門侍郎錢睦,娶夫人會稽魏氏,或山隂魏氏。
《太常錢公列傳》雲錢睦之子,吳太常錢秀,娶夫人徐氏。
《永安錢侯列傳》雲錢秀之子,晉江州刺史錢廣,娶夫人汝南周氏。或安城周氏,士族豪強聯姻?
裴氏,裴玄之女。裴玄《新言》曰:俗間有土公之神,雲土不可動。玄有五嵗女孫,卒得病,詣市蔔,雲犯土。玄即依方治之,病即瘉。然後知天下有土神矣。
《會稽後賢記》曰:“貞女謝仙女者,謝承孫也。吳歸命侯採仙女充後宮,仙女迺炙麪服醇醯以取黃瘦,竟得免。”
《吳志孫策傳》:“時得橋公兩女,皆國色也。策自納大橋,瑜納小橋。”《江表傳》曰:策從容戯瑜曰:“橋公二女雖流離,得吾二人作婿,亦足爲歡。”《江表傳》:“表用汝南李術爲廬江太守,給兵三千人以守皖,皆徙所得人東詣吳。”
張溫三姐妺。《三國志吳書張溫傳》注《文士傳》曰:“溫姊妺三人皆有節行,已嫁者皆見錄奪。其中妺先適顧承,官以許嫁丁氏,成婚有日,遂飲葯而死。吳朝嘉歎,鄕人圖畫,爲之贊頌雲。”
(唐)硃揆《釵小志》:鄭玄家奴婢皆讀書,一婢不稱旨,使人拽著泥中,須臾一婢來問曰:“衚爲乎泥中?”答曰:“薄言往塑,逢彼之怒。”
紡勣,王表侍婢。《建康實錄卷二吳太祖下》:“帝大赦,改明年爲太元元年。臨海羅陽縣又有神,自稱王表,周鏇人間,言語飲食,與人無異,而不見其形。有一婢,名紡勣,常隨侍。帝聞之,使中書郎李崇齋輔國將軍羅陽王印綬往迎之。”《吳錄》曰:“羅陽今安固縣。”《三國志》:“周鏇民間,語言飲食,與人無異,然不見其形。又有一婢,名紡勣。是月,遣中書郎李崇賫輔國將軍羅陽王印綬迎表。表隨崇俱出,與崇及所在郡守令長談論,崇等無以易。所歷山川,輒遣婢與其神相聞。”
陳氏,孫權外甥女。潘“翥弟潘秘,(孫)權以姊陳氏女妻之,調湘鄕令。後秘爲尚書僕射,代習溫爲荊州大公平,甚得州裡之譽。”
滕氏。滕胤以(諸葛)恪子竦妻(之)父辤位,(孫)峻曰:"鯀禹罪不相及,滕侯何爲?"峻、胤雖內不沾洽,而外相包容,進胤爵高密侯,共事如前。
滕氏。“(吳)纂妻即滕胤女也,胤被誅,竝遇害。”——《三國志·吳書·妃嬪傳》
“孫皓滕夫人,故太常胤之族女也”。——《三國志·吳書·妃嬪傳》
範姬,範慎之女,嫁孫輔之孫孫奇。《列女傳》:“吳孫奇妻者,廣陵範慎女,名姬。十八,配奇一年而奇亡。慎以少寡無子,起還其家,姬不肯婦,迎者以父命迫之,姬遂操刀割耳及鼻,曰:’父迎我者,不過以我年少色美,今已殘矣,行將焉之?’於是迎者空反。
趙達之女。“初孫權行師征伐,每令達有所推步,皆如其言。權問其法,達終不語,由此見薄,祿位不至。權聞達有書,求之不得,迺錄問其女,及發棺無所得,法術絕焉。”
周氏。《周訪傳》:“訪少沈毅,謙而能讓,果於斷割,周窮振乏,家無餘財。爲縣功曹,時陶侃爲散吏,訪薦爲主簿,相與結友,以女妻侃子瞻。”
鮑靚女(鮑姑),葛洪妻也,多行灸於南海。葛洪絕棄世務,銳意於松喬之道,服食養性,脩習玄靜。繼而師事鮑靚,繼脩道術,深得鮑靚器重,以女兒鮑姑許配。
李娥。《太平禦覽》卷四一五《紀聞》曰:吳宣城郡青陽縣有梅根冶孝女李娥。廟居會阜之巔,林木秀茂,周廻十裡,土人不敢樵採,敬而事之,日薦蘋藻。娥父吳大帝時爲鉄官,冶以鑄軍器,一夕,鍊金竭爐而金不出。時吳方草創,法令至嚴,諸耗折官物十萬,即坐斬,倍又沒入其家。而娥父所損,折數過十萬。娥年十五,痛傷之,因火烈,遂自投於爐中,赫然屬天,於是金液沸湧,溢於爐口。娥所躡二履浮出於爐,身則化矣。其金汁塞爐而下,遂成溝渠,泉注二十裡,入於江水。其所收金凡億萬斤,溝渠中鉄至今仍存。故吳俗每冶銅鉄,必爲娥立祠享而祈福。
孟珠,丹陽人,女詩人。明末竟陵派詩人鍾惺所編《名媛詩歸》有錄。《陽春歌三首》:陽春二三月,草與水同色。道逢遊冶郎,恨不早相識。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4小說網手機版閲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