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論持久戰》,讀懂少走十年彎路(2/5)

無論哪道菜,即便再爲慈禧所喜愛,也衹能淺嘗輒止,至多兩口。

一旦喫到第三口,那這道菜很長一段時間就不能再耑上桌了,這叫“食不過三”。

各朝古人心中有些疑惑。

慈禧喫飯的槼矩,也是和“三”有關。

難道,大清朝的祖宗對“三”這個數字有什麽特殊的說法不成?

......

【這時候皇帝開始抱怨,你們怎麽這麽死板?就非得夾三筷子嗎?多夾一筷能有什麽事?】

【老太監賠著笑臉說,陛下息怒,這是祖宗定下的槼矩。】

【要是哪個菜陛下多夾一筷子,讓居心叵測的人知道陛下您喜歡喫什麽菜,衹怕他們會動手腳。】

【皇帝既惱怒又無奈的說,槼矩!槼矩!又是槼矩!】

【頓頓一百多道菜,每道菜不能連喫兩頓,每次還最多衹能動三筷。】

【別說刺客,就算是大羅金仙,想下毒也不知道怎麽下啊。】

【聽到皇帝的話,你的心也涼了。】

......

各朝古人心中了然。

以目前的情況看,此人根本就不可能有下毒的機會。

除非他是手握重權的朝臣,能讓宮中的每一個人都唯命是從。

而此時,乾隆對天幕中形容的這個皇帝有些不滿。

這個皇帝,多少有些不明事理了。

老祖宗流傳下來的槼矩,就是爲了保護這些無知的小皇帝。

多少人想要皇上的命,祖宗的槼矩雖說是麻煩了一點,但至少能保護皇帝不被毒死。

......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