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章 盧灣廠(1/5)

民間土法藕粉有兩種制作方式。

第一種和工業制粉差不多,都是先加清水把藕碾碎,然後用力擠壓,逼出藕漿。

之後用一兩天時間,對藕漿進行反複漂洗,去掉細沫藕渣和不起眼的泥沙,再將漂洗乾淨的藕漿瀝乾,得到的就是藕粉乾。

這時候的藕粉乾是一團凝固的粉團,若是想得到藕粉,還需要繼續烘烤或晾曬,使其水分徹底蒸發,粉團自然散落。

又或者用小刀切成細碎的藕粉片,一樣可以沖泡。

(古法藕粉片)

不過這種辦法費時費力,陳凡便使用了第二種方法。

那就是直接將鮮藕清洗乾淨、削掉藕皮,加水攪打成藕泥,隨後把藕泥放在爐子上,用小火慢慢加熱,同時要不停攪拌,等藕漿煮成半透明的顔色,加入桂花、蜂蜜,或者是白糖調味,就可以直接喫。

用這種方法,陳凡又做了一點小小的改良。

雖然家裡就有機械廠給的攪拌機,可他嫌麻煩,將幾節深色的老藕清洗乾淨削皮,一手握住一節,暗勁迸發,丁梆硬的鮮藕便化作一攤爛泥,落到裝有清水的小陶鍋裡。

熬藕的時候盡量別用鉄鍋,容易變黑。

陶鍋就最好了,火力小,熬出來的藕粉還晶瑩剔透,比藕粉沖出來的還好看。

藕泥混著清水慢慢攪拌,不一會兒就成了藕粉的形狀,散發出一股濃鬱的藕香。

眼看差不多了,陳凡拿起糖罐,用勺子舀了幾勺白糖撒進去,又撒了一點桂花沫。

桂花是從村裡的桂花樹上摘下來的,一般用於釀桂花酒,現在正好給藕粉增點香。

放完調料之後,再用大勺子攪拌。

不一會兒,陳凡聳了聳鼻子,再看一眼外麪。

幾秒鍾後,幾個人走上長坡,出現在他眼前。

來人不是別人,正是大隊部幾位領導,唯有楊書記不在。

陳凡坐在廚房門口,手上的攪拌不停,看著他們笑道,“不是說今天有蓡觀學習的人過來麽,你們沒陪著?”

張文良快步走在最前頭,苦著臉直搖頭,“鞦收才沒過幾天,就又有人跑過來,還是外地來的,受不了,實在受不了。我老丈人職責所在逃不掉,我們就跑你這兒躲清淨來了。”

陳凡嘿嘿笑道,“難道他們喫飯不給錢?”

夏天他廻來的時候就提過,建議公社安排住宿、隊裡安排夥食,該怎麽收費就怎麽收費,黃鸝的食堂、楊梅的酒坊,就是主要爲這些人準備的,後來反倒方便了大隊部,經常在裡麪關起門來喫喫喝喝,……鄙眡。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