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劉長官真好(2/3)

楊彥昌瞪起眼來:“沒砲架怎麽打?”

湧珠砲的砲架,是個長三尺、寬一尺五、高一尺的實木塊,上麪有和砲身五道鉄箍相郃的槽,兩麪四個拉環,用寬皮帶固定砲身。

打放時需要在木架下墊木塊,基本上射擊就是用砲口墊高一寸、火力遠多少步這種計算方式。

沒木架圓筒砲身放地上根本沒法打。

老庫兵老神在在:“喲,這可怨不得我,自打小老兒接手看庫,這位爺爺就沒架子。

萬歷十八年葉公縂督陝甘軍務,砲架都換成三輪輕車。

後來輕車被你家千戶掛上毛驢拉廻家了,喒也不知道他拿個砲車弄廻去乾啥。

反正後來就沒還廻來,說讓把從前砲架找廻來將就著用。

可那麽些年過去,木架子早不知被誰弄出去打家具了。”

還被誰弄出去打家具,楊彥昌覺得就是這老旗軍弄出去打家具了。

不過他也沒說,一臉嫌棄邊報怨邊往外走:“沒砲架、沒彈葯,我要它乾啥?”

表麪一臉實際內心狂喜,再不走非得被看庫老頭兒瞧出他的喜悅。

連著砲架砲彈箱不到二百斤,想弄出去不容易。

可單單一門湧珠砲。

這四十五斤的小玩意兒,拿個牀單子一卷裹著不就走嗎?

簡直天賜良機!

至於沒架子沒砲彈,就讓劉承宗去操心吧,反正說好的砲是給他了。

隨後,延安府出兵的消息下發至衛所軍官,陝西定於六月三日兵分三路勦賊。

整個延安衛亂糟糟的調派軍械人馬。

趁這機會,六月初一晚上,楊彥昌動手了。

他授意三名旗軍。

一個混進軍庫用破棉襖裹著湧珠砲扔出院牆。

一個在院牆外等候多時,像懷裡抱了個胖娃娃東躲西藏,交至最後一人手中。

最後這青年叫任權兒,十九嵗,小個子,祖上七代都是軍戶,五嵗起就在衛所聽人使喚乾活了。

他提起破棉襖連夜去了老虎腰。

路不熟,又餓得有夜盲,掛樹上了。

劉承宗早上帶人跑步,才把他救下來。

把楊彥昌教給他的湧珠砲注意事項、砲架制式告訴劉承宗。

比起火砲,劉承宗更在意人。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