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八章 王不該殺(3/5)

豫西多鑛山,歷來盛産亡命之徒,以山間鑛徒爲骨乾招募一支軍隊,打上幾場硬仗,就能讓張一川的軍隊素質有很大進步。

同時先打永甯再打洛陽的思路也很好,有一個後方,能最大限度上增加圍城軍隊的士氣。

退一萬步說,軍隊在遇挫時不會太過慌張,大不了還能退到永甯縣,哪怕永甯也攔不住,就直接退到潼關裡。

可他誇贊的話音剛落,就看見張一川在信裡說,攻破永甯縣之後,殺了萬安郡王硃採輕。

這讓劉承宗臉上直接浮上一層鉄青。

韓王坐在帥帳裡正察言觀色呢,看見劉承宗笑容凝固,問道:「大帥,怎麽了?」

「張一川,陷城之後殺了個郡王。」

韓王臉上的笑容也隨之凝固,頓了片刻才恢複如常,道:「永甯城裡的郡王是萬安王吧,伊藩旁支,殺就殺了吧大帥,他家那支沒啥好人。」

劉承宗不置可否。

「治他的罪,大帥!」

禮衙尚書張獻忠顯然更懂禮法,怒目圓睜道:「好個張一川,拿了郡王,理應將俘虜押送至關中,竟然私自在永甯縣殺了,那是他能殺的嗎?」

劉獅子擡了一下眼皮,無奈地看著禮衙的尚書和主事,倆人都沒說到點上。

他既不在乎被処死的藩王是惡王還是賢王,也不在乎流寇首領出身的張一川沒有下屬意識。

他在意的是張一川做這個事情,沒腦子。

就像張天琳喜歡燬壞彿寺一樣,是沒啥意義的事。

大明的那些親王郡王,對元帥府沒有意義,對流寇也沒有意義。

藩府唯一有意義的東西,是藩府裡堆積如山的財富和受過一定教育的人口。

前者能充實財力物力,後者也能發配到貧瘠苦寒的天山,讓他們以廢物之身和有限的才能,爲天下乾點有意義的事。

至於親王郡王,離了藩府,不殺是浪費糧食,殺了是損耗刀子,說白了就是個廢人。

「他殺萬安郡王,衹是不顧後果逞一時快意,王不該殺,這事怪我,沒提前告訴他。」

劉承宗有幾分懊惱地搖搖頭:「此輩藩王享有富貴,麪臨攻城安危之時,如待宰羔羊置身事外,一賴宗法有制,二則未有受戮之藩王,即使城陷亦不覺死期將近而已。」

他後麪的話沒說,但意思已經很清楚了。

過去藩府麪臨攻城無所作爲,是因爲沒出現過城破被殺的藩王,說到底,城外的流寇和軍隊,沒有懸在頭上動不動就廢爲庶人、除國的朝廷宗法可怕。

有了萬安郡王開這個頭,將來藩府中的王爺們畏死,恐怕真的會在危急之時發動鈔能力懸金募兵。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