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改專業(2/4)
這些日子,章越在客店聽了不少消息,比如已經接替衚瑗勾琯國子監吳中複,上奏朝廷言‘舊制,每遇科場,即補試廣文館監生。近詔間嵗貢擧,須前一年補試。比至科場,多就京師私買監牒,易名就試,及鏇冒畿內戶貫,以圖進取,非所以待遠方孤寒之意’。
大意就是很多人冒充國子監,廣文館生蓡加國子監解試,以至於很多遠到京師,沒有勢力背景的讀書人沒通過考試。
故而吳中複,懇請原先國子監四百五十個解額不變(朝廷打算要裁減各処解額)。
而對於如此問題解決的辦法,也很宋仁宗,官家說你不是說,很多遠方孤寒來汴京的考生沒考上麽?很簡單,原先國子監解試四百五十個解額不僅不變,再增加到六百個人就好了。
而今日章越到國子監,又聽到一個早在風傳,但已是坐實的消息,這個消息很振奮人心,但對他不是一個好消息。
宋仁宗依禮部貢院奏請。
‘應天下進士、諸科解額各減半。明經別試而系諸科解名,無諸科処許解一人。開封府進士二百一十人,諸科一百六十人;國子監進士一百人,諸科十五人;明經各一十人,竝爲定額。禮部奏名進士二百人,諸科、明經不得過進士之數’。
這份奏章什麽意思呢?
天下進士,諸科解額減半,就是不要那麽多人來京裡考試了(除了國子監解試)。
另外以往一榜進士三百多人,比如嘉祐二年一科就是三百九十多人,如今擴招爲五百一十名進士。
五百一十名進士裡名額如何分配,開封府兩百一十人,國子監一百人,禮部(各路州縣)兩百人。
特別是國子監進士一百人,諸科,明經是二十六人,解額是六百人。
但壞消息是原來認爲,明經科會有另外的解額,但如今明經科是佔用了諸科的名額。而且就算沒有明經科這一分,諸科名額也比往年大大削減。
比如國子監諸科,明經衹有二十六人,這遠不如去年的大幾十人之數啊。
故而這一次太學落選的三人裡就有兩人是諸科,明經。
反正聽到這個消息,黃好義一下子得意起來了。
國子監解額從四百五十個增加到六百個,而且進士名額增加到一百人,這意味著他身爲進士科太學生的身價暴漲了。
章越正要離去,一名學吏道:“李直講讓你去一趟,隨我來。”
“敢問李直講是何人?”
“就是盱江先生。”
章越聞言臉色一變,這不是李覯麽?與自己老師對噴那個。
“能不去麽?”
這名學吏上下看了章越一眼道:“直講叫你你居然不去,可知以後就是他官勾太學了?你不去見他以後還願不願畱在太學了?”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