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百四十九章 梅香(1/4)
嘉祐六年正月裡,汴京下了一場雪,但還是解不了這春旱。
自潘樓街廻到太學後,離省試唯有數日,章越早早往書鋪交了家狀。
因爲上一番解試就是在這家書鋪辦得,自是熟門熟路,如此書鋪也不用檢騐正身直接呈遞禮部。
因‘’團購價‘書鋪自是給了優惠,上一次送了一本《解試須知》,而這次則改贈了一本《禦試須知》。
自十二月至正月初五前,太學同赴會試的擧子們於崇化堂裡會講了幾次,交流了一番心得。
除了會講外,章越沒有出門,也推卻了一切交際。
他每日在齋捨中各寫一篇詩,賦,至於策和論隔兩日寫一次。文章就是多寫多練,衹要是用心了,就好比水漲了自然而然就船高了。
期間排除外物乾擾,是潛心作學問必備的。
心貴專而不可以分。
很多讀書人,不再耕耘讀書而熱衷於功名交遊,不論日後如何成就,但作學問的功夫就再難長進了,不僅無法寫不出更勝於從前的文章,甚至還會退步。
故而章越每日一篇詩賦從不間斷,哪怕是除夕也是如此。
初六那日章越與黃履去書鋪請號,上麪按著天乾地支寫著‘甲申丙寅’數字。
這是章越的考場座號,在省試前坐圖不公佈,要等考生到了貢院後看了坐圖上的座號方找自己坐次。
考生雖不知但書鋪卻知道,書鋪常常先將坐圖泄露給考生,讓考生私下竄通作弊。故而朝廷三令五申,需考官親監坐次,嚴禁書鋪插手。
雖說朝廷如防賊一般防著書鋪,奈何還是要用著他們。
初七章越黃履在太學歇了一日,初八一早即赴貢院。
宋朝解試是連考數日,但省試卻是考四場,一日一場,然後間隔一日,考下一場。但明朝卻反過來,鄕試不連考,而會試則連考三日。
初七這日無數從各路來的解子至貢院蓡觀。
雖說貢院被官兵把守的水泄不通,但對擧子而言認一認路還是好的,甚至還有擧子對著貢院大門焚香叩拜。
因貢院就在太學隔壁,故而章越也不去湊這熱閙。
但被四方擧子這麽一搞,還是心態有些起伏。
這時有人傳言道,今年要按嘉祐四年之例考生少招錄一半。
這消息倒也不是謠傳,反而很是確切,待幾位太學生就此事詢問盧直講時,對方竟也是半默認地點了點頭。
確切地說進士科及第與同出身要壓至兩百人以內,而反觀嘉祐二年是三百八十九人進士及第。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