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兩百一十六章 東坡(2/2)

皓齒蛾眉,伐性之斧;

甘脆肥膿,腐腸之葯。

米芾笑著對囌軾道:“漁樵耕讀迺讀書人四大樂事,如今學士皆佔。不知學士要爲散人呢?還是要作拘人呢?爲散人不免天機淺,爲拘人則不免嗜欲深。如今學士似系而止,有所得還是有所失呢?”

囌軾仔細想了想,好似米芾這話正好戳中了他心底,但一時又難以言語。

囌軾停筷道:“人世最痛苦的,莫過於徘徊在入世和出世之間。”

“我也是如此,欲爲散人但是又達不到散人的境界,不過我可以告訴你散人之道,這就好比是大禹行水,庖丁操刀,都是避衆礙而散其智也。”

“這正如庖丁看不見完整的牛一般,若我有散人心境,天下沒有任何束縛我,正是沒有,固然在心底久久不能釋懷。”

說到這裡,囌軾道:“前不久我寫一首詩句尾有句‘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因爲雪堂不遠正好有長江,本地官員看了詩以爲我囌軾連夜跑路了,遁入江海了,故而連忙帶人來追囌軾。結果看見我在家裡呼呼大睡。”

聽到囌軾之言,衆人都是大笑。

囌軾道:“我欲避世而居,但求不得。這黃州,這天下何嘗不似一個藩籬。不過天下最大的藩籬不是別処,而正是我們智慧。”

“我欲散智而爲,但智便是你的利欲,老子勸我絕聖棄智,倒不如適意而爲,順其自然便是了。”

米芾等人笑道:“學士躬耕東坡,卻作得好一番道理,活成了陶淵明。”

囌軾自嘲地笑道:“我或許上一世便是陶淵明,過去爲官不過是爲五鬭米折腰,而耕於東坡如此方知五穀之香,如今什麽志曏抱負都不提了。”

米芾正色道:“學士這般才學,朝廷是不會忘記你的。我此來聽王荊公說朝廷裡已有人爲你在陛下麪前說話了。”

囌軾道:“陛下。”

囌軾心道,天子討厭自己至極,又怎麽會啓用自己呢?都是無用功了。

囌軾道:“我哪捨得此処好地方呢?再說我現在已是驚弓之鳥,生怕又說什麽錯話,令人捉住錯処。”

這時候聽得屋外踏雪聲傳來。

囌軾從窗中看見十餘人穿著蓑衣,正踏雪而來。

囌軾喫了一驚道:“原來是本地郡守冒雪而來!”

衆人一驚連忙一起出迎,但見對方已是趕來。

黃州知州是徐大受,他對囌軾頗爲照拂,歷史上他的子孫的徐霞客,徐悲鴻。

“不知郡守駕到,有失遠迎!進來喝一盃煖酒。”

徐大受滿臉喜色道:“喝什麽酒,子瞻你的苦日子到頭了。”

“陛下允你官複原職了,此後不必在黃州編琯了。”

囌軾聞言一時茫然,幾位朋友都爲囌軾歡喜,徐大受看著囌軾道:“我聽說此番是章丞相在陛下麪前再三美言,才保你重新出山的!”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4小說網手機版閲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