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徐光啓要鑄砲(1/4)

楊凡有些意外,今天不但見到了宋應星兄弟,居然又碰到兩個名人,徐光啓是明末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任,對西方的科學有深入研究,孫元化也是個技術型的官員,脩造了很多先進的火器。

可惜這貨識人不明,導致登州兵變,他的部下帶著火器和鑄造火器的技術投敵,反而便宜了滿清。

滿清崇禎二年大擧攻入關內,佔領遵化、永平等四城,擄掠了數萬鑛工和鉄匠,極大的增強了金屬冶鍊能力。

此戰之後,沈陽渾河沿岸,鍊鉄高爐和打鉄的鋪子,連緜百裡。日夜不息的打造兵器鎧甲。清軍如虎添翼。從此在裝備上碾壓明軍。

而登州兵變,把最先進的火器部隊和研發人員,生産人員打包一起送給滿清。滿清有獲得了攻破堅城的能力。

從此滿清野戰馬步無敵、攻城無堅不摧、武器鎧甲充足精銳,最終坐了天下。

徐光啓開口繼續說道:“老夫授命於工部,準備制造一批重砲,目前正在籌備,你這新錢所用的銅精純無比,正是鑄砲最佳的材料。小哥可否告知,此錢的來処。”

徐光啓一看就知道這是私人鑄錢,此事有些搞笑,皇帝年號雖然登基時就定下來了,但是新皇帝才登基不到一個月,今年還是天啓七年,崇禎元年要從明年元旦開始,整年計算。哪有這麽快就出新朝的鑄錢的。

楊凡到現在還不知道現在還是天啓七年,以爲皇帝登基了,就馬上改元呢。他不知道這樣一年裡有兩個年號,會造成極大的混亂。以後歷史書怎麽紀年。

宋應星也點點頭說道:“楊廠主,我兄弟這次會試不第,確實也想先謀一份差事,畱在北方,等待下一次會試。”

“不過,徐先生對我兄弟有提攜之恩,現在徐先生授命鑄造保衛京師的大砲,人手、匠師、材料全部都不足,來找我兄弟幫忙,我兄弟也衹能幫助徐先生先完成這件事,然後再爲個人打算。”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