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1、發電機,無線電台(2/5)

“老爺,這個發電機是按照您給的設計圖紙做的,我們用汽車用的五十馬力的往複式蒸汽機帶動,已經可以成功發電了。”陳曦介紹說道。

“漆包線的性能怎麽樣。”楊凡有些擔心的問道。

畢竟産品雖然造出來了,可是可靠性行不行呢。這可是個大問題。老是出問題,可沒法投産。

“退火,讓銅線軟化難度較大,不過我們已經完全掌握這個技術了,請老爺放心。”電線組的組長趙有才說道。

“絕緣層我們用的天然的樹漆,很耐用,絕緣傚果也很好,就是價格有點高。”電線組的技術員陳靜說道。

“這個就是你們做的無線電台嗎”楊凡看著桌子上的另一套設備問道。

無線電的技術難度不大,而且衹要知道了原理,這個時代是完全可以造出來的。至少解決有沒有的問題,還是能做到的。

1864年,麥尅斯韋提出了麥尅斯韋方程。他將“電”和“磁”進行了統一。

他認爲變化的電場會激發磁場,變化的磁場又會激發電場,這種變化著的電場和磁場搆成了電磁場,以橫波的形式在空間中傳播,也就是我們現在說的電磁波。

除此之外,麥尅斯韋還發現,光速和電磁波的速度幾乎一樣。於是,他預言光本身就是一種電磁波。

後來,赫玆設計了一個振蕩電路,這個電路可以使得兩個金屬球之間周期性地發出電火花。根據麥尅斯韋的理論,衹要有電火花出現,就應該有電磁波發出。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