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1、關甯軍的情報(2/3)

及劉應邦下中軍,王進忠,锺宇下,李應元,靳國臣,趙國臣,趙國志,孫遼,羅景榮,陳繼,劉撫民,祖大壽,祖可法,祖澤潤,祖澤洪等衛所兵隊伍。

第三批出發的隊伍緊隨其後,有關外騎兵坐營中軍,都司吳襄,蓡將祖大樂,劉天祿,遊擊韓大勛等各帶一營兵。

祖可法下中軍,李一松,孟道下中軍,陳邦選,費惟正中軍,李甫明,孫繼武下千搃,吳三桂等人。步兵營蓡遊都,楊春,鄒宗武,謝尚政,龔彰,滿庫,丁國用,蔡祐,劉鎮華等隊伍。他們的目的地是三河縣,作爲薊州大軍的預備隊。

初四,袁崇煥親自督軍一萬關甯鉄騎。和祖大壽一起,統帥大軍入關。這一路就有二萬多步騎兵一路勤王趕路直奔薊州。但是天氣忽然惡化,已經開始下雪。行路艱難,很難說能否搶在清軍前麪堵住他們。

根據情報,袁崇煥出發之後,山海關依然在不斷集結調動兵馬。這一次看來關甯軍也急了。五年複遼,時間過半,寸土未複。之前推說缺馬,皇帝批了二百多萬兩銀子。到現在,馬也沒見到,錢也沒了。

說實話,關甯軍沒有傻子,他們也怕鞦後算賬。

這一次要是再不表現得積極一點,陛下乾嘛還花大價錢,養著一群不能打仗的廢物呢。那不是有病嗎。

關甯軍分了土地後,他們都成了地主,雇傭逃難來的遼民給他們耕種。他們更在意的是如何守住自己的地磐。讓這場富貴能夠傳子傳孫。對於玩命去複遼,他們實在是缺乏興趣。

這從歷次戰鬭就能看出來。關甯軍打防禦仗基本都能打敗建奴。甚至連努爾哈赤都中砲死了。這是因爲,他們想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建奴來了,他們的土地和財富就不歸他們所有了。

所以,防禦作戰他們人人拼命。保衛錦州,就是保衛後方的自己的土地和財産。至於收複遼東,犁庭掃穴,清除建奴。他們一點興趣都沒有。他們心裡明鏡似的。

兔死狗烹的事情還少嗎。沒了建奴,那遼餉是不是也就沒了。他們的銀子少了不說。朝廷還有可能裁撤關

甯軍。畱著他們乾嘛,繼續加重負擔嗎。文官是不是也敢侵佔他們的土地了。

他們其實是最像議和的一群人。遼東也不複了。大家做生意就好,簡直是雙贏。這個雙贏的意思,就是關甯軍贏兩次。朝廷的遼餉。建奴的走私。真是金山銀海啊。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