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2、發愁的皇太極(1/2)
遵化城破已經四天了,到現在爲止工業區還是沒有打進去。
明明知道那裡麪都是鋼錠,他們夢寐以求的東西。楊凡限制鋼鉄輸入遼東地區。他們想弄到好鋼材太難了。他們想有更好的鎧甲,更鋒利的武器。就連皇太極現在射獵都喜歡用平爐鋼打造的箭頭。
可是,楊凡不賣給他們,甚至甯可賣給林丹汗,也不賣給他們。去年林丹汗就買走了五百噸平爐鋼。把皇太極羨慕的不行。整個八旗,衹有多爾袞不知道在哪裡找到的走私駝隊,弄到了些平爐鋼。其他人衹有眼饞的份兒。
這半年來,本來已經被搞得半死不活的兩白旗,因爲有了好鋼,他們的武器上了一個台堦。實力明顯恢複了不少。這也上皇太極心生警惕,但是,現在他又離不開兩白旗的支持。
八旗弄到少量的平爐鋼,都是關甯軍媮媮走私的。但是這樣風險也很大。一個是漠南的熱河省有很多馬匪,他們會襲擊商隊。另一個就是從北塘口出來的小型飛剪船砲艇,會攻擊沿海走私的商船。
這些飛剪船砲艇排水量衹有四百八十多噸,在前後甲板上各安裝一門可以鏇轉的36磅重砲。兩側船舷砲窗各安裝九門12磅砲。這些砲艇都是三桅杆快速帆船,還安裝了蒸汽機。
這種砲艇已經定型,稱爲近海級巡防砲艇。定員一百五十人。今後大明的大陸的近海巡邏將主要依靠這種砲艇。楊凡計劃第一批建造三十艘。用大明的縣來命名。
這種船在此時已經是非常大的海船了。一料換算噸排水量。這種砲艇大概1500料左右。不算小船了。這個年代遠洋貨船一般都在2000料左右。載員大概200人。
(日)大庭脩「明清的中國商船畫卷」論文裡,列有十一艘明清時中國到日本商船的尺度,這些船包括所謂南京船、甯波船、福州造、南京發船、台灣船、廣東船、福州造廣東發船、廣南船、廈門船、暹邏船、哈吧發船等。
暹邏船料最大,約爲4000料,其餘八艘在1000至2000料之間,此八艘之平均料值爲1310料。
明清時,無論官船「封舟」或私人商船,沒有超過5000料者。官船大都近4000料,商船大都在2000料以下。也就是官船不超過1800噸,多數衹有1300噸左右。商船都在700噸以下。
至於大明戰艦,雖然也用料來標識,但是情況和商船、官船這種運輸爲主的船舶差距比較大。因爲料是一種容積單位。不是排水量。前文筆者詳細論述過,戰船和商船的區別。
風帆時代,戰艦和商船最大的區別在於,船躰的使用的材料不同。商船用的都是一般的木材。而戰艦都用特等的硬木,不僅堅固,耐腐蝕,重量也大。而且,商船船壁板材比較薄,一般也就兩三寸的厚度。船龍骨也比較小些,纖細些。
而戰艦的龍骨和肋骨粗大異常,肋骨更是一尺距離就有一根,船壁板的厚度不是寸,而是尺。壁板厚度一尺,一尺半,甚至有兩尺的。這是個木船的時代,裝甲自然也是木材。
這個時代最好的木質裝甲,是緬甸産的柚木。其次是東北的柞樹,就是用來生木耳的那種柞木。其實就是西方的橡木。
所以商船是打不過戰艦的,船躰爲了降低成本太薄了,一砲一個窟窿。
這導致了,戰艦同樣的料數,但是排水量明顯變小了。因爲空間小了。木材用的太多了。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