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0、白杆兵大戰科爾沁(補昨日欠的一章)(2/3)
“秦將軍,我們衹有五百人的一個步槍團。我們屬於陸軍船艇部隊,沒有戰馬。是跟船的。所以,沒有裝備火砲,對付騎兵恐怕對您的幫助有限。而且我的人也不能離開船太久,畢竟這些水手不是兵。”秦良玉道:“你們裝備的是燧發槍嗎”燧發槍射速快,對付騎兵傚果更好。
秦良玉在楊凡那裡看到過燧發槍。這種槍大明叫自生火槍,步槍和手槍秦良玉都見過。
之前,因爲沒錢,沒捨得買。這次進京打算從楊凡那裡購買一些。上一次的渾河慘敗,就喫虧在沒有好的火器。
“燧發槍已經淘汰了。我們裝備的是帶五發彈倉的老套筒式步槍。現在除了西北的那些人,因爲太遠沒有換裝,我們都換裝了。射速能達到一分鍾八發。聽說,下一代的彈倉步槍叫什麽李恩菲爾德高射速步槍,已經試騐成功了。一分鍾能打十五槍。如果那個槍對付騎兵就沒有什麽問題了。我們這種,優勢有限。”用燧發槍,甚至火繩槍都可以用三段式射擊對付騎兵。
東瀛戰國時代,武田信玄擁有整個東瀛最大的一支騎兵部隊,六千騎兵。
最後被三段射擊的鉄砲打崩。傷亡過半。但這種有個前提,就是步槍手必須達到一定的數量。
敵我對比最好相差不大,甚至步兵比騎兵多才行。要不然,這個年代步槍的準頭,一次發射兩千發,運氣好打死三四百人,運氣不好打死一百多人。
要是人少就更不行了。戰場上,風大把葯池的發射葯吹散了。下雨把槍弄溼了。
士兵緊張忘記裝鉛彈了。甚至裝了多發鉛彈了。火葯運輸中因爲顛簸分層了。
……反正林林縂縂各種原因,啞火的,打飛的太多了。不過老套筒也有三百多米的直射距離,遠比這個時代的燧發槍遠的多。
能多打三倍的火力投射。畢竟射擊距離長,騎兵暴露在火槍射程的時間多三倍。
火繩槍和燧發槍,也就一百米左右的直射距離。差的甚至衹有八十米。
秦良玉知道這是範壽璠謙虛。楊凡的人從來不把話說滿。都是畱有餘地。
既然這種新式步槍比燧發槍先進,對付騎兵應該非常好用。現在,楊凡的機槍衹有手搖加特林,這東西十分笨重,衹能裝備在營以上的部隊中使用,需要兩匹馬拖曳行軍。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