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4、劉氏六兄弟(2/3)
既然給了他駐地和兵馬,他把老弱、老油子、逃跑成性的,不能打仗的一千人挑出來。一人發了一把三眼銃和腰刀,一套皮甲。單獨成立火器守備營,把原來的軍官都安排在火器營這裡,官職不變,軍餉足額發。把他們養起來了。
火器營的任務就是看守營地,打仗出征的事情,不用他們琯。
這些人裡有幾十人是原來魏督公線上的人,現在他們跟著林月如混。這些大爺,劉興祚是指揮不動的。林月如是楊府二夫人,毛文龍死後,島上的生意被各派勢力瓜分。東林拿了大頭,勛貴和宗室們也分了不少。
林月如那份就是這些人在主持。劉興祚自然不好插手。索性給他們單獨立個營頭,看守營地,同時琯好碼頭就好。
賸下的四千人,他選出一千五百精銳,分成三個營頭。加上夫人派給他做親衛的五百民兵,一共四個營頭,由自己親自統領。
賸下的兩千五人,分成五個營頭,每個五百人,交給自己的五個親弟弟統領。軍需、情報、船隊、財務則交給自己的四個堂兄弟來琯。算是把自己麾下的五千人都理順了。
就這樣,他們在皮島最靠近建奴的地方,把營寨立起來了。
雖然他們被弄到東江鎮了。但楊凡不能不琯。畢竟這些都是自己的人。將來反攻遼東還要用呢。
於是指示,朝廷那份糧餉之外,劉家兄弟軍隊的軍餉和糧秣由楊府劃撥轉運。標準按照民兵團出征做輔兵的標準執行。畢竟朝廷不靠譜,沒了袁督師,他們是沒娘的孩子更沒人琯了。
楊府哪怕是民兵那也是一天三頓飯啊。喫的都是米麪細糧。還有肥豬肉和海魚。每個月每人還發給高度白酒一斤,用於受傷後給傷口消毒。一年四套棉單衣裳靴帽。這待遇,在大明的營兵裡也算頭一份了。
於是,黑峪村大營,成了皮島上生活條件最好的軍營。
讓其他各個勢力的營頭眼紅不已。但是,你眼紅也沒有用啊。誰讓你們沒有個好主子呢。人家劉家兄弟後台夠硬。定遠侯豪富,出得起錢。
其實東林也出得起錢善待士卒的,衹是不想給罷了。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