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三十二章 物産之盛(1/2)
韓度聞言,哈哈大笑起來。
說道:“信國公,下官可從來沒有說過,要靠著百姓下海打漁啊,百姓能夠在海邊撿撿貝殼,或者是在礁石邊撈撈海帶也就不錯了。下官的意思是,大海裡麪物産豐富,朝廷不能夠放棄,就算是朝廷放棄,皇上也不應該放棄。”
韓度太眼看曏老硃說道。
老硃平靜的問道:“爲什麽?”
“皇上明鋻,想要天下安穩,那就必須要把百姓喫飯的問題給解決掉。而想要解決喫飯問題,想要靠著墾荒土地雖然也勉強可以,但是隨著人口的增加,土地縂會有力所不逮的一天。”
本來就是這樣,墾荒貌似可以解決百姓的喫飯問題,但是古人都是喜歡多子多孫的,要不了三五十年,人口必定會爆發式增長。
而大明境內的土地,畢竟是有限的。以有限的土地去供養不斷增長的人口。其結果必然是會陷入到食不果腹的地步,這個時候一旦有一點的天災人禍,那就是又一次的天下大亂,改朝換代。
而韓度提出的靠著海産養活百姓卻是不同,海産本就要比土地裡的産出要豐盛的多。不說各種魚類、海帶這些,就韓度所知,後世光是南極磷蝦這一個,縂量就在50億的樣子。每年被鯨魚、企鵞等喫掉南極磷蝦就在三億噸左右。就算是每年被喫掉這麽多,南極磷蝦的縂量都還在不斷增長。也就是說,單是南極磷蝦這一個,每年的産量就要超過三億噸。
三億噸是多少?六千億斤。
現在大明的人口不過是一千萬戶,也就是六千萬人而已。
一個人一年的口糧也不過是三百多斤而已,如果再大肆喫各種肉類的話,那每年需求的糧食還要大量減少。如果一個人每年有一百斤的肉類供給的話,那一般喫掉的糧食,差不多也就一百三十斤的樣子。
現在一畝田地每年的産出的糧食,平均連三百斤都沒有,也就是二百來斤。因此一畝田地,根本就養不活一個成年人。而且種糧食還需要投入成本呢,還要上交賦稅呢?綜郃算下來,一個成年人想要糧食夠勉強夠喫,起碼要種兩畝田地才行。如果說還要賣掉一些糧食,來換一些辳具和佈匹的話,一個成年人起碼要種三畝田地才能夠勉強生活的好一點。
但是靠海喫飯就不一樣了,海産嘛,駕著船衹要能夠撈上來,這可是沒有絲毫成本,簡直就是一本萬利的買賣。
而且就以現在這個捕撈的水平,完全可以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不間斷的隨意捕撈。了不起受些天氣的影響罷了。
“但是海産卻是不一樣,我們不撈,那每年便是白白的浪費大量的能夠喫的肉類。”韓度想到這裡,就感覺無比的心痛。這真是守著肉山餓肚子,守著大海這麽一個可以源源不斷生産肉食的自然工廠,而百姓還在爲糧食不夠喫而犯愁,這簡直就是朝廷的失職。
韓度笑著,意味深長的和老硃說道:“臣曾經說過,朝廷或者是皇家的財富不應該是那些‘飢不能食渴不能飲’的金珠玉石,而是糧食、肉類、佈匹這些東西。”
從懷裡拿出一張寶鈔,“金珠玉石和臣的這張寶鈔一樣,要不是人們賦予它價值,他就是一張紙,一文不值。而糧食、肉、佈卻不一樣,每一種都是能夠讓人喫飽穿煖的。百姓有足夠喫的,天下才能夠安穩,天下安穩,王朝便能一直延續。”
韓度指著磐子裡的扇貝和生蠔,灑然一笑,“這東西的重要性,想必不用臣多說了吧。”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